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理论论文--民族音乐研究论文

影视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绪论第8-14页
 第一节 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综述第8-11页
  一、综合研究第9页
  二、专题研究第9-11页
 第二节 影视人类学的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一、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二、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第一章 侗族大歌的历史与生态第14-18页
 第一节 侗族大歌的物质生态背景第14-18页
  一、侗族大歌来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第14-15页
  二、大歌的文化生态第15-18页
第二章 人类学信息的透视——侗族大歌影像资料的梳理及分析第18-32页
 第一节 侗族大歌影像文本的梳理第18-24页
  一、电视第19-21页
  二、音像制品第21页
  三、电影第21-24页
 第二节 侗族大歌影像的类型及其传播特点第24-26页
  一、侗族大歌影像的类型第24-25页
  二、侗族大歌影像的显著特征第25-26页
 第三节 对外传播中的侗族大歌影像的影视人类学信息透视第26-32页
  一、影像传播侗族大歌的优势及局限性第27-28页
  二、失真的伪民俗表演第28-32页
第三章 一个深入实地的田野调查第32-54页
 第一节 有关田野调查的相关准备第32-34页
  一、调查区域的选定第32-33页
  二、田野调查的方法和主要内容第33-34页
 第二节 田野调查的全面展开第34-40页
  一、自然环境第34-35页
  二、社会环境第35-40页
 第三节 当代侗族大歌的存见模式第40-43页
  一、原生模式的异化第41页
  二、异常活跃的舞台表演和赛事第41-42页
  三、日渐兴盛的“旅游表演”和“文艺打工”第42页
  四、大歌传承的学校化第42-43页
 第四节 有关侗族文化以及侗族大歌的问卷调查第43-49页
  一、有关对侗族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第43-44页
  二、有关侗族大歌的问卷调查第44-47页
  三、问卷反馈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7-49页
 第五节 大歌影像背后的的视觉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第49-54页
  一、大歌民间传承体系的解体之危第49-51页
  二、大歌传统民族文化保护的架空第51-54页
第四章 侗族大歌影像“深描”的文化效用——基于田野调查中所拍影像文本的影视人类学阐释第54-70页
 第一节 影像展示:鼓楼与侗族大歌第54-61页
  一、侗族鼓楼:文化境域的诗性象征第54-57页
  二、鼓楼文化第57页
  三、侗族大歌的歌词与展演模式第57-61页
 第二节 视觉思考:从外显到内隐的深度挖掘第61-70页
  一、从鼓楼坐唱窥探侗族大歌的历史溯源第61-63页
  二、大歌传统对侗族婚恋制度的介入第63-65页
  三、为也中的侗族音乐行为第65-70页
结语 价值与危机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肖斯塔科维奇《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》(Op.34)之初探
下一篇:输入强化变式--如何促进中国大学生对英语与格动词的习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