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关于家族企业信任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关于家族企业的信任研究 | 第12页 |
·国内学者对家族企业信任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文献评述 | 第14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2. 家族企业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| 第17-22页 |
·家族企业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·国外学者对家族企业的界定 | 第17页 |
·国内学者对家族企业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所研究的家族企业 | 第18页 |
·信任理论分析 | 第18-22页 |
·信任的定义及研究信任的必要性 | 第18页 |
·委托——代理理论下的单边信任风险 | 第18-19页 |
·基于人力资本的双边信任风险 | 第19-22页 |
3. 家族企业现状研究 | 第22-29页 |
·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管理水平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家族企业的地位有待提升 | 第22页 |
·家族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,传统行业依存度高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家族企业大多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,科技含量低 | 第23页 |
·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 | 第23-24页 |
·家族企业代际传承 | 第24-25页 |
·基于内外部新环境的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重新定位 | 第25-29页 |
·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新制约 | 第25-26页 |
·家族企业传承,职业经理人有替补空间 | 第26-27页 |
·美国家族企业的职业化道路历程 | 第27-29页 |
4. 家族企业信任状态及绩效经济模型分析 | 第29-38页 |
·基于传统家文化的家族企业低信任状态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信任的家族企业委托代理模型构建 | 第30-31页 |
·“相互信任”情况下的委托-代理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最优努力程度 | 第31-32页 |
·最优工资的决定 | 第32-33页 |
·委托-代理双方相信程度对效率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对称信任与不对称信任条件下的最优努力e~**与保障工资 S_L~*的比较 | 第34-38页 |
·不对称信任情况下的分析 | 第34页 |
·两种情况下最优努力水平的比较 | 第34-35页 |
·两种情况下最优工资的比较 | 第35-38页 |
5. 国美控制权之争的信任透析 | 第38-44页 |
·国美及黄光裕的相关简介 | 第38页 |
·国美引入职业经理人 | 第38-39页 |
·国美委托代理人间的信任关系转变 | 第39页 |
·国美委托代理人间的信任瓦解 | 第39-40页 |
·国美案例信任深层次分析 | 第40-44页 |
6. 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间的信任制度措施 | 第44-50页 |
·职业经理人的选聘 | 第44-45页 |
·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职业经理人物质激励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职业经理人精神激励制度 | 第46页 |
·职业经理人的监督机制建设 | 第46-48页 |
·家族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 | 第46-47页 |
·企业外部的监督机制 | 第47-48页 |
·对家族企业过度集权的限制措施 | 第48-50页 |
7 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