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8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述 | 第10-17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7页 |
·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安全危机管理的基础理论 | 第19-29页 |
·危机、危机管理及应急管理 | 第19-22页 |
·危机 | 第19-20页 |
·危机管理 | 第20页 |
·应急管理 | 第20-22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的内涵与作用 | 第22-25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的内涵 | 第22-23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的作用 | 第23-25页 |
·铁路安全危机管理的特征 | 第25-29页 |
·突发性和紧急性 | 第25页 |
·严重威胁性 | 第25-26页 |
·高度不确定性 | 第26页 |
·信息有限性 | 第26-27页 |
·影响公众性 | 第27页 |
·效果双重性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南昌铁路工务段安全危机管理系统现状诊断与分析 | 第29-42页 |
·企业概况 | 第29-30页 |
·南昌铁路工务段现行安全危机管理系统 | 第30-35页 |
·现行安全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 | 第30-31页 |
·现行安全危机管理应急流程 | 第31-34页 |
·现行安全危机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| 第34-35页 |
·主要问题的诊断与分析 | 第35-42页 |
·干部和职工的危机意识淡薄 | 第35-37页 |
·危机处理程序重危机紧急救援、轻危机预警和善后修复 | 第37-40页 |
·缺乏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| 第40-41页 |
·危机管理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较薄弱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南昌铁路工务段安全危机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| 第42-59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总体框架 | 第42-44页 |
·基本原则 | 第42-44页 |
·总体框架 | 第44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预警准备系统 | 第44-49页 |
·危机预警机制 | 第45-48页 |
·危机应急预案 | 第48-49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及时救治系统 | 第49-53页 |
·及时救治系统的反应机制 | 第49-50页 |
·及时救治系统的沟通机制 | 第50-52页 |
·及时救治系统的社会力量协助机制 | 第52-53页 |
·及时救治系统的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 | 第53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善后修复系统 | 第53-59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机制 | 第53-54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的评价机制 | 第54-59页 |
第5章 南昌铁路工务段安全危机管理系统的实施与保障 | 第59-64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| 第59-61页 |
·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 | 第59-60页 |
·加强全员危机意识的培训教育 | 第60页 |
·开展危机事件的模拟演习 | 第60页 |
·修订完善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 | 第60-61页 |
·安全危机管理系统的资源保障 | 第61-64页 |
·人力资源保障 | 第61页 |
·财务资源保障 | 第61-62页 |
·技术资源保障 | 第62-63页 |
·公共关系资源保障 | 第63-6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·主要结论及创新处 | 第64-6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4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64-65页 |
·论文不足及研究展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南昌铁路工务段安全危机管理调查问卷设计 | 第70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