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·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·当前全球面临非常紧迫的环境危机 | 第11-12页 |
·环境危机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学根源 | 第12-13页 |
·经济体制对环境危机的失灵和发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8页 |
·谋求环境与经济相统一的市场性环境管理 | 第14-15页 |
·丰富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学原理 | 第15-16页 |
·探讨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融合的基本渠道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思路、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8-23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8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1页 |
·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3-50页 |
·国内外环境经济属性研究综述 | 第23-30页 |
·国内外环境的资源属性研究综述 | 第23-25页 |
·国内外的环境稀缺性研究综述 | 第25-26页 |
·国内外的环境有价性研究综述 | 第26-27页 |
·国内外的环境资本属性研究综述 | 第27-29页 |
·国内外相关环境经济属性研究简评与启示 | 第29-30页 |
·国内外经济性环境管理手段研究和实践情况综述 | 第30-37页 |
·国内外经济性环境管理的一般手段研究实践情况综述 | 第30-32页 |
·国内外环境管理的排污权手段研究和实践情况综述 | 第32-36页 |
·国内外经济性环境管理手段研究简评与启示 | 第36-37页 |
·国内外绿色经济核算研究情况综述 | 第37-42页 |
·国内外绿色经济核算的基本发展情况 | 第37-40页 |
·当前绿色经济核算的不足和困境 | 第40-42页 |
·当前环境补偿研究和实践情况综述 | 第42-48页 |
·环境补偿的概念界定 | 第42-44页 |
·国内外环境补偿研究与实践的进展 | 第44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三章 环境生产要素的提出及其理论框架 | 第50-70页 |
·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和环境重要性的沦丧 | 第50-52页 |
·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| 第50页 |
·生产要素理论中环境重要性的沦丧 | 第50-52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概念的引入 | 第52-60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化的动因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研究进展 | 第54-56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概念和特征 | 第56-60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化的条件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传统集权化管理模式对环境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制约 | 第60-61页 |
·现行经济性环境管理手段对市场化管理的阻碍 | 第61页 |
·公众参与不足对环境生产要素市场化的限制 | 第61页 |
·法制、市场等不完善对环境生产要素创新的制约 | 第61-62页 |
·总量控制指标和环境生产要素使用量监测是技术关键 | 第62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| 第62-65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| 第62-64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| 第64-65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意义 | 第65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四章 环境生产要素化对厂商的影响 | 第70-84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厂商成本分析 | 第70-75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 | 第70-71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| 第71-72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的关系 | 第72-74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长期总产量和长期总成本 | 第74-75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厂商利润分析 | 第75-77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化条件下的厂商生产要素组合调整分析 | 第77-81页 |
·厂商生产要素组合调整的基本属性和内容 | 第77-79页 |
·厂商技术要素与环境生产要素组合调整的规律分析 | 第79-81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化对厂商经营管理的影响 | 第81-83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化增强企业环保意识 | 第81页 |
·环境要素化提升企业环保竞争力 | 第81-82页 |
·环境要素化提升企业生态效率 | 第82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化提升企业环境综合管理能力 | 第82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五章 环境生产要素的市场供求分析 | 第84-105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厂商均衡 | 第84-92页 |
·产品市场完全竞争——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| 第84-88页 |
·产品市场完全竞争——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| 第88-92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市场供给 | 第92-99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政府租赁供给性探讨 | 第92-96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| 第96-99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 | 第99-101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| 第99-100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 | 第100-101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市场均衡 | 第101-103页 |
·完全竞争下的市场均衡 | 第101-102页 |
·不完全竞争下的市场均衡 | 第102-10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3-105页 |
第六章 环境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及其宏观调控效应 | 第105-140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市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结构 | 第105-111页 |
·总量控制制度是环境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和运行的基础 | 第105-107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的两级市场结构 | 第107-108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市场的组织管理体系 | 第108-110页 |
·交易所模式是环境生产要素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 | 第110-111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初级市场建设与运转 | 第111-122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初级市场的组成及其交易原则 | 第111-113页 |
·初级市场环境生产要素的交易价格分析 | 第113-115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初次配售的数量确定方法 | 第115-117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初次配售的程序 | 第117-120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使用情况跟踪监测 | 第120-122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交易流通市场建设及其运转 | 第122-132页 |
·流通市场的组织形式 | 第122-125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流通市场的价格变动机制 | 第125-132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市场机制的宏观调控手段效应 | 第132-138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市场的环境-经济系统自动协调调控效应 | 第132-135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市场机制的宏观经济调控效应 | 第135-1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8-140页 |
第七章 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经济核算绿色化研究 | 第140-161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对经济核算绿色化的推动 | 第140-144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理论提供的经济核算绿色化思路 | 第140-142页 |
·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经济核算绿色化的优势 | 第142-144页 |
·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厂商会计核算绿色化设计 | 第144-150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会计的日常核算概述 | 第144-146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会计日常核算案例分析 | 第146-149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会计在报表中应披露的事项 | 第149-150页 |
·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国民经济核算绿色化构建 | 第150-155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进入GDP核算的切入点 | 第150-151页 |
·EGDP核算中的中间投入核算 | 第151-152页 |
·中间投入纳入环境生产要素以后的EGDP核算 | 第152-154页 |
·EGDP核算需要注意的问题 | 第154-155页 |
·EGDP与环境生产要素会计的协调 | 第155-159页 |
·EGDP与环境生产要素会计的关系 | 第155-157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会计指标与增加值指标的换算与比较 | 第157-1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9-161页 |
第八章 基于环境要素理论的市场化环境补偿机制构建 | 第161-183页 |
·环境补偿的核心问题分析 | 第161-169页 |
·环境补偿的实质 | 第161-162页 |
·环境补偿的核心问题探讨 | 第162-169页 |
·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体系的环境补偿框架 | 第169-171页 |
·基于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环境补偿资金的流转 | 第171-173页 |
·环境补偿资金必须专户统一管理 | 第171-172页 |
·严格环境补偿资金的支出管理 | 第172-173页 |
·环境补偿机制中三个市场的运行机制 | 第173-179页 |
·环境生产要素交易市场运行 | 第173-174页 |
·环境补偿工程招投标市场运行 | 第174-179页 |
·环境整治验收与环境生产要素测定市场运行 | 第179页 |
·充分重视政府在环境补偿机制中的作用 | 第179-1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1-183页 |
第九章 结论、存在问题及展望 | 第183-188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183-186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86-187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87-1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8-200页 |
发表论文、参加科研和获奖情况 | 第200-203页 |
致谢 | 第2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