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形式语法、语义、语用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8页
第一章 前言第8-10页
   ·研究概况第8-9页
   ·选题意义第9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9页
   ·语料安排第9-10页
第二章 动词重叠的形式及性质第10-17页
   ·动词重叠的形式第10-13页
     ·以往的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本文观点第11-13页
   ·动词重叠的性质第13-17页
     ·以往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观点第14-17页
第三章 可重叠动词的范围及特点第17-29页
   ·可重叠动词的结构特点第17-21页
     ·联合式动词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动宾式动词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主谓式动词第19页
     ·偏正式动词第19页
     ·补充式动词第19-20页
     ·附加式动词第20页
     ·其他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·可重叠动词的语义特征第21-29页
     ·可重叠为“VV”式、“AAB”式动词的语义特征第21-25页
     ·可重叠为“AABB”式动词的语义特征第25-27页
   ·动词重叠式的语音特征第27-29页
第四章 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第29-44页
   ·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第29-36页
     ·“VV”式和“AAB”式的语法意义第29-33页
     ·“AABB”式的语法意义第33-36页
   ·动词重叠的语法功能与语法特点第36-44页
     ·“VV”式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第36-39页
     ·“AAB”式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第39-41页
     ·“AABB”式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第41-44页
第五章 动词重叠的语义指向第44-51页
   ·“VV”式的语义指向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充当主语时的语义指向第44页
     ·充当宾语时的语义指向第44-46页
   ·“AAB”式的语义指向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充当主语和宾语时的语义指向第46页
     ·充当定语时的语义指向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充当状语时的语义指向第47页
   ·“AABB”式的语义指向第47-51页
     ·充当主语和宾语时的语义指向第47页
     ·充当定语时的语义指向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充当状语时的语义指向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充当补语时的语义指向第49-51页
第六章 动词重叠的语用制约第51-64页
   ·语体对动词重叠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·时体对动词重叠的影响第52-59页
     ·前人的研究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时体对“VV”式的影响第54-56页
     ·时体对“AAB”式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时体对“AABB”式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·句类对动词重叠的制约第59-62页
     ·祈使句第59-61页
     ·致使句第61页
     ·陈述句第61页
     ·否定句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其他句类第62页
   ·语用心理对动词重叠的制约第62-64页
第七章 余论第64-68页
   ·动词重叠研究的新动向第64-66页
     ·方言的研究第64页
     ·历时研究第64-66页
   ·结语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后记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顾炎武《音论》研究
下一篇:《西游记》动词重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