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外语论文--英语论文

轮岗交流背景下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研究--以启东市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共同体为例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绪论第6-16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6-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背景第6-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意义第7-8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8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外研究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研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对既往研究的评价第14页
    三、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-15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一章 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理性思考第16-20页
    一、核心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教师轮岗交流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跨区域教师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专业共同体第16-17页
    二、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特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跨校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全员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研究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专业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开放性第17-18页
    三、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理论依据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群体动力学原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有机团结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学习型组织理论第19-20页
第二章 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第20-50页
    一、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调查设计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调查对象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调研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调查内容第22页
    二、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情况第22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区域行政统筹规划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组织机构建设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共同体愿景建设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共同体建设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共同体活动的开展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共同体建设的评价第34-39页
    三、教师参与跨区域专业共同体的情况及态度第3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教师对轮岗交流政策的态度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教师参与跨区域专业共同体的情况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教师对专业共同体的态度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教师对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意义的认知第45-50页
第三章 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成效及问题探寻第50-60页
    一、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成效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促进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促进了学校文化的互相融合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促进了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协同发展第51-52页
    二、影响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问题探寻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缺乏科学的政策导向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缺乏合理的运行制度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共同体内合作共享文化缺失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共同体内群体成员结构欠妥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(七) 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(八) 教师职业倦怠滋生第58-60页
第四章 促进跨区域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的策略第60-70页
    一、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运行机制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动力机制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管理机制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激励机制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评价机制第62-63页
    二、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教师专业共同体提供支持性条件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形成为教师专业共同体提供服务的意识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帮助教师共同体形成共同愿景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为教师专业共同体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第65页
    三、教育主管部门要丰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发展途径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引领共同体开展多元的学习研究活动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共同体建设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依托专家团队推动教师专业共同体发展第67-68页
    四、教师要提升参与共同体的各方面能力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形成专业发展的意识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第69-70页
结语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附录第74-8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第88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育视野下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样态研究
下一篇: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