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腔体结构电磁谐振现象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3 屏蔽腔体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2.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1.3.1 论文内容安排 | 第15-16页 |
1.3.2 论文主要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电磁屏蔽理论与研究方案 | 第17-29页 |
2.1 电磁屏蔽原理 | 第17-23页 |
2.1.1 电磁兼容技术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1.2 电磁屏蔽原理 | 第19-23页 |
2.2 电磁仿真软件简介 | 第23-26页 |
2.2.1 CST软件 | 第23-25页 |
2.2.2 HFSS软件 | 第25-26页 |
2.2.3 仿真环境分析 | 第26页 |
2.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| 第26-27页 |
2.3.1 研究方案 | 第26-27页 |
2.3.2 技术路线 | 第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船用屏蔽箱体电磁谐振的仿真研究 | 第29-54页 |
3.1 船用单屏蔽箱体腔体谐振特性的仿真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1.1 腔体谐振特性理论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1.2 腔体谐振特性仿真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 船用单屏蔽箱体孔腔耦合谐振的仿真分析 | 第34-44页 |
3.2.1 孔缝谐振及孔腔耦合谐振理论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2.2 孔缝谐振及孔腔耦合谐振仿真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2.3 孔缝结构参数对耦合谐振特性的影响 | 第40-44页 |
3.3 船用双屏蔽箱体谐振特性分析 | 第44-53页 |
3.3.1 内屏蔽箱体几何尺寸对空隙结构谐振特性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3.3.2 内屏蔽箱体位置对空隙结构谐振特性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3.3.3 双屏蔽箱体与单屏蔽箱体对比分析 | 第50-5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船用双屏蔽箱体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54-72页 |
4.1 内外屏蔽箱体位置、形状对屏效的影响分析 | 第54-59页 |
4.1.1 内屏蔽箱体位置对屏效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4.1.2 内屏蔽箱体形状对屏效的影响 | 第57页 |
4.1.3 外屏蔽箱体形状对屏效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4.2 内外屏蔽箱体缝隙对屏效的影响分析 | 第59-64页 |
4.2.1 缝隙宽度对屏效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4.2.2 缝隙深度对屏效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2.3 缝隙方向对屏效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2.4 缝隙阵列对屏效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4.3 内屏蔽箱体孔阵对屏效的影响分析 | 第64-68页 |
4.3.1 开孔空占比对屏效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4.3.2 开孔大小对屏效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4.3.3 开孔孔阵位置对屏效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4.3.4 开孔单元形状对屏效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4.4 内外屏蔽箱体开孔与缝隙相互耦合对屏效的影响分析 | 第68-7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五章 试验与分析 | 第72-86页 |
5.1 机旁控制报警系统简介 | 第72页 |
5.2 辐射发射试验的仿真分析 | 第72-81页 |
5.2.1 脉压电路纯瞬态场路协同仿真 | 第73-77页 |
5.2.2 线缆共模电流辐射发射仿真 | 第77-81页 |
5.3 辐射发射现场试验 | 第81-85页 |
5.3.1 试验步骤 | 第81-82页 |
5.3.2 试验结果 | 第82-8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86-87页 |
6.2 展望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