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船舶工程论文--导航设备、水声设备论文--水声设备论文

基于自适应阵列的水声主动自导信号处理方法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立题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主动声纳波形设计发展历程第12-13页
    1.3 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时域自适应滤波的发展及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空域自适应处理的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理论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粒子群优化算法算法的应用领域第17-18页
    1.5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第18-20页
第二章 主动声纳波形设计第20-4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0页
    2.2 波形分析数学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目标分辨力与模糊度函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混响抑制能力与Q函数第21-22页
    2.3 常用声纳信号性能分析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单频脉冲信号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线性调频信号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单频脉冲及线性调频信号抗混响性能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2.4 改进的复合编码信号设计方法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Costas跳频信号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P4多相编码信号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Costas-P4复合编码信号设计第33-35页
    2.5 Costas-P4复合编码信号性能分析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波形分辨力性能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距离—多普勒耦合性能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探测性能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抗混响性能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 自适应信号处理基础第42-5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3.2 自适应处理寻优准则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最大信干噪比准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第44-45页
    3.3 传统自适应算法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最小均方算法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最小二乘算法第47-49页
    3.4 自适应阵列处理模型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阵列数学模型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性能度量参量第51-5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 自适应阵列波束形成及方向图综合第53-7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3页
    4.2 典型非数据相关波束形成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均匀加权波束形成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常规波束形成第57-59页
    4.3 经典自适应波束形成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波束形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自适应波束形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广义旁瓣相消器第62-64页
    4.4 静态方向图综合第64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于MVDR波束形成的静态方向图数值综合方法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约束最优化静态方向图综合第69-7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4-76页
第五章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第76-95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6-77页
    5.2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77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粒子群优化算法基本思想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参数选择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化模型第82-83页
    5.3 基于多虚拟干扰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第83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算法思想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算法设计与分析第84-87页
    5.4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方向图控制性能分析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干扰方向自适应零陷加深性能分析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干扰区域自适应零陷展宽性能分析第9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93-95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5-98页
    6.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第95-96页
    6.2 论文的进一步工作第96-98页
致谢第98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06页
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行星齿轮减速器隔振式双层箱体设计与动态特性研究
下一篇:绞吸挖泥船在多点约束下的纵向运动与载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