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4页 |
导论 | 第15-53页 |
一、问题提出 | 第15-19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5-18页 |
(二)研究问题 | 第18-19页 |
二、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9-25页 |
(一)九年一贯制学校 | 第19-22页 |
(二)一体化 | 第22-24页 |
(三)一体化办学 | 第24-25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25-48页 |
(一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5-39页 |
(二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39-46页 |
(三)评价与启示 | 第46-48页 |
四、研究设计 | 第48-53页 |
(一)理论基础 | 第48-49页 |
(二)理论逻辑 | 第49页 |
(三)技术路线 | 第49-50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50-51页 |
(五)研究价值与创新 | 第51-53页 |
第一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历史溯源 | 第53-81页 |
一、萌发期:“戴帽子”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| 第54页 |
二、试点期:“北上”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 | 第54-59页 |
(一)试点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兴起背景 | 第54-55页 |
(二)试点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办学概况 | 第55-58页 |
(三)试点期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的办学特点及主要问题 | 第58-59页 |
三、推广期:“普九”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| 第59-62页 |
(一)推广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机遇 | 第59页 |
(二)推广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概况 | 第59-61页 |
(三)推广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特点 | 第61-62页 |
四、稳定期:“均衡发展”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| 第62-66页 |
(一)稳定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背景 | 第62-63页 |
(二)稳定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特色 | 第63-66页 |
五、变革期:“招生改革”背景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| 第66-72页 |
(一)变革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背景 | 第66-67页 |
(二)变革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概况 | 第67-69页 |
(三)变革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重点 | 第69-71页 |
(四)“招生改革”背景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未来发展 | 第71-72页 |
六、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历史经验和时代特征 | 第72-81页 |
(一)九年一贯制的比较优势 | 第72-73页 |
(二)九年一贯制学校类型及其特点 | 第73-75页 |
(三)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优势 | 第75-78页 |
(四)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时代特征 | 第78-81页 |
第二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理论设计及价值表达 | 第81-98页 |
一、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基本内涵 | 第81-89页 |
(一)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理论借鉴 | 第81-88页 |
(二)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现实基础 | 第88-89页 |
二、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核心理念 | 第89-94页 |
(一)全程质量与全位育人的学生发展观 | 第89-91页 |
(二)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学校治理现代化 | 第91-93页 |
(三)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发展观 | 第93-94页 |
三、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价值表达 | 第94-98页 |
(一)实现小初无缝衔接奠定成才之基 | 第94-95页 |
(二)突破壁垒打通发展通道 | 第95-97页 |
(三)充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均衡发展 | 第97-98页 |
第三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实地调查 | 第98-152页 |
一、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卷与访谈 | 第98-131页 |
(一)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| 第98-102页 |
(二)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| 第102-131页 |
二、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典型案例 | 第131-152页 |
(一)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| 第131-132页 |
(二)案例的呈现与分析 | 第132-152页 |
第四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152-172页 |
一、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题表现 | 第152-162页 |
(一)问卷调查问题聚焦 | 第152-154页 |
(二)深度访谈问题聚焦 | 第154-160页 |
(三)案例研究问题聚焦 | 第160-162页 |
二、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主要问题 | 第162-167页 |
(一)“绝对分段”与“无差别对待”的极端化办学理念 | 第162-163页 |
(二)“知识提前”导向的课程教材设计与选用 | 第163-164页 |
(三)“同一化管理”消解多元主体的创造性 | 第164-165页 |
(四)“分离式”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| 第165-166页 |
(五)“认同感缺失”的学校文化 | 第166-167页 |
三、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问题追因 | 第167-172页 |
(一)一体化学制设计的育人价值淡薄 | 第167-168页 |
(二)课程教材衔接的一体化制度缺位 | 第168-169页 |
(三)“硬性”管理模式带来僵化的学校组织结构 | 第169页 |
(四)小学和初中相对分离的薪酬分配机制 | 第169-170页 |
(五)拒斥交往与互动的学校文化割裂 | 第170-172页 |
第五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模型建构及路径探索 | 第172-192页 |
一、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模型建构 | 第172-181页 |
(一)模型构建 | 第172-177页 |
(二)模型解读 | 第177-181页 |
二、全位育人价值导向下的整体一贯办学理念创新 | 第181-184页 |
(一)办学理念应树立全位育人价值导向 | 第181-183页 |
(二)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办学理念创新 | 第183-184页 |
三、强化归属与身份认同的学校文化建设 | 第184-187页 |
(一)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| 第184-185页 |
(二)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压舱石 | 第185页 |
(三)整合师生文化提升学校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| 第185-187页 |
四、整合纵横的组织结构与立体式资源配置 | 第187-189页 |
(一)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纵横结合组织结构 | 第187-188页 |
(二)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为旨归的一体化制度体系 | 第188页 |
(三)教育质量监控为手段的一体化资源配置 | 第188-189页 |
五、三元一体的学校课程设计 | 第189-192页 |
(一)一体化的学科课程建设 | 第189-190页 |
(二)一体化的德育课程建设 | 第190-191页 |
(三)一体化的课程整合建设 | 第191-192页 |
第六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的实现机制 | 第192-207页 |
一、多元能力共生的校长专业发展机制 | 第192-196页 |
(一)健全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资格机制 | 第192-193页 |
(二)完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选用机制 | 第193-195页 |
(三)创新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专业培训机制 | 第195-196页 |
二、统筹推进的差别化入学制度创生机制 | 第196-198页 |
(一)基于个性化需求的弹性学习制度创新 | 第196-197页 |
(二)“就近”与“免试”相统一的免试入学制度 | 第197-198页 |
(三)科学合理规划的县域统筹招生入学制度 | 第198页 |
三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教材设计机制 | 第198-200页 |
(一)服务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程标准制定与教材建设 | 第198-199页 |
(二)满足小初衔接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校本课程建设 | 第199-200页 |
(三)从学生整体性发展出发融合不同类型课程 | 第200页 |
四、统一标准与分类设计的考核评价机制 | 第200-207页 |
(一)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标准 | 第201-202页 |
(二)建立分层分类的多元性评价体系 | 第202-207页 |
结语 | 第207-21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2-221页 |
附录 | 第221-231页 |
附录1:调查问卷 | 第221-229页 |
附录2:访谈提纲 | 第229-231页 |
后记 | 第231-2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