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10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理论价值 | 第10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双元性视角下内部知识基础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 | 第11页 |
1.3.2 探索双元性视角下不同知识搜索战略的调节作用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1.5 研究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7页 |
2.1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5-18页 |
2.1.1 双元创新的研究综述 | 第15页 |
2.1.2 内部知识基础的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2.1.3 知识搜索战略的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2.1 双元性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双元创新 | 第19-20页 |
2.2.3 知识基础观 | 第20页 |
2.2.4 注意力基础观 | 第20-21页 |
2.3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| 第21-27页 |
2.3.1 双元知识基础与双元创新 | 第21-23页 |
2.3.2 外部知识搜索战略的调节作用 | 第23-27页 |
第3章 研究设计 | 第27-32页 |
3.1 数据收集与样本概况 | 第27-28页 |
3.2 主要变量的测量方法 | 第28-30页 |
3.3 信度和效度检验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实证研究 | 第32-38页 |
4.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2 分层回归分析 | 第33页 |
4.3 拟合优度检验 | 第33-36页 |
4.4 研究结果及讨论 | 第36-38页 |
4.4.1 假设检验结果 | 第36页 |
4.4.2 讨论双元知识基础对双元创新活动的积极影响 | 第36页 |
4.4.3 讨论宽度搜索正向调节作用 | 第36-37页 |
4.4.4 讨论深度搜索负向调节作用 | 第37页 |
4.4.5 讨论双元搜索负向调节作用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38-41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38页 |
5.2 理论贡献 | 第38-39页 |
5.3 管理启示 | 第39-40页 |
5.4 不足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6页 |
附录A | 第46-48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