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佳亮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外棋类教学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2.2 国内棋类教学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3 国外Scratch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4 国内Scratch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| 第17-22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22-26页 |
2.1 杜威“做中学”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 行为主义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3 认知主义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4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Scratch国际象棋教学设计与开发 | 第26-46页 |
3.1 Scratch概述 | 第26-28页 |
3.1.1 Scratch核心概念 | 第26-27页 |
3.1.2 Scratch界面简介 | 第27页 |
3.1.3 Scratch的优势 | 第27-28页 |
3.2 国际象棋教学设计与开发依据 | 第28-35页 |
3.2.1 教学设计与开发依据 | 第28-30页 |
3.2.2 教学设计与开发启示 | 第30-35页 |
3.3 Scratch国际象棋教学设计模型 | 第35-46页 |
3.3.1 Scratch国际象棋教学设计依据 | 第35-38页 |
3.3.2 Scratch国际象棋教学设计 | 第38-42页 |
3.3.3 Scratch的教学资源开发 | 第42-46页 |
第4章 教学课程开发 | 第46-64页 |
4.1 教学课程总体设计与开发 | 第46-49页 |
4.2 典型教学案例开发 | 第49-64页 |
4.2.1 大班《聪明的国际象棋》教学案例 | 第49-55页 |
4.2.2 大班《马吃草》教学案例 | 第55-59页 |
4.2.3 大班《象的走法》教学案例 | 第59-64页 |
第五章 教学效果分析 | 第64-86页 |
5.1 实验研究 | 第64-67页 |
5.1.1 研究目的 | 第64页 |
5.1.2 实验模式 | 第64-65页 |
5.1.3 实验设计 | 第65-66页 |
5.1.4 实验对象及环境 | 第66-67页 |
5.2 家长问卷调查 | 第67-75页 |
5.3 访谈与分析 | 第75-82页 |
5.3.1 幼儿访谈分析 | 第75-78页 |
5.3.2 家长访谈分析 | 第78-81页 |
5.3.3 教师观察分析 | 第81-82页 |
5.4 使用Scratch国际象棋教学教师的经验 | 第82-86页 |
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86-90页 |
6.1 研究创新与不足 | 第86-88页 |
6.1.1 研究的创新 | 第86-87页 |
6.1.2 研究的不足 | 第87-88页 |
6.2 研究建议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附录1 H园幼儿国际象棋调查问卷(家长问卷)(前测) | 第94-96页 |
附录2 H园幼儿国际象棋调查问卷(家长问卷)(后测) | 第96-98页 |
附录3 访谈:家长访谈提纲 | 第98-99页 |
附录4 访谈:幼儿访谈 | 第99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