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会计论文--审计论文--各类审计论文

违规模型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·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-13页
   ·本文的创新点第13-14页
第2章 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的理论基础第14-20页
   ·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·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产生背景第14页
     ·信息不对称理论的逆向选择模型第14页
     ·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假设第14-15页
   ·声誉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声誉理论的提出第15页
     ·声誉模型的基本原理第15-16页
   ·博弈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博弈理论的产生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博弈模型应用原理第17-18页
   ·深口袋理论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深口袋理论产生的背景第18页
     ·深口袋理论的基本原理第18-20页
第3章 违规模型引入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的确定第20-25页
   ·违规模型的引入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违规权衡模型的引入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违规博弈模型的引入第21-22页
   ·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的种类第22-23页
   ·违规模型视角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的确定第23-25页
     ·违规水平与查处舞弊概率和惩罚舞弊强度成反方向变动第23页
     ·查处和法律惩罚违规行为的单位成本制约社会所允许的违规数量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最优舞弊违规查处概率与最优舞弊惩罚强度存在许多组合第24-25页
第4章 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的问题与成因分析第25-38页
   ·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25-31页
     ·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协同舞弊的情况严重第25页
     ·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舞弊情况要比大型严重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现行法律制度对审计舞弊责任规定不明确及惩罚力度不够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审计市场运行机制存在缺陷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能力有限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查处舞弊和惩罚舞弊事件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第30-31页
   ·产生注册会计师舞弊审计责任的成因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  ·管理层及审计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审计舞弊带来的风险报酬和付出社会成本的失衡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缺乏注册会计师声誉制约机制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利益者权益与注册会计师利益的不均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的博弈欠充分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注册会计师舞弊审计责任的法律制度不完备第36-38页
第5章 违规模型视角下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的对策第38-44页
   ·在违规权衡模型中增加信息披露程度以实现信息共享第38页
   ·加大审计舞弊责任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第38-39页
   ·在违规权衡模型中增加声誉所获得的收益以增加违规代价第39-41页
   ·以违规博弈模型协调利益者权益和注册会计师利益第41页
   ·在违规博弈模型中优化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的博弈第41-42页
   ·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的法律制度第42-44页
研究结论第44-46页
 主要研究结论第44页
 违规模型能解决的问题和引出的问题第44-45页
 进一步研究展望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附录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研究
下一篇:我国电力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