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会计论文--审计论文--各类审计论文

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引言第10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的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创新点第16-17页
第2章 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的理论基础第17-21页
   ·经济人假说第17页
     ·经济人假说的产生背景第17页
     ·经济人假设的特征及应用第17页
   ·不对称信息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不对称信息理论的产生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内容及应用第18页
   ·权利寻租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权利寻租理论的产生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权利寻租理论的应用第19页
   ·成本效益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成本效益理论的起源第19页
     ·成本效益理论的应用第19-21页
第3章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的特性第21-29页
   ·工程项目的分类第21页
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的范围和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的范围第21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的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审计各方当事人及舞弊行为第22-27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审计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申报国家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可研报告存在虚假现象第23页
     ·某些国家工程项目设计审查不严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某些国家工程项目招标不规范第24-27页
   ·实施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的必要性第27-29页
     ·舞弊审计是预防和纠正国家工程项目舞弊的制度保证第27页
     ·舞弊审计的开展将有利手扼制国家工程项目舞弊的猖獗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舞弊审计的效果与效率将影响国家工程项目的安全第28-29页
第4章 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的问题及经济学分析第29-41页
   ·我国现行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存在的问题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审计模式存在缺陷第29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审计缺乏透明度和有效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审计的独立性易受行政和人为干扰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审计力量和经费不足第31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审计处理与执行难度大第31-32页
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不力的经济学分析第32-41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的被审计人“经济人”行为凸现第32页
     ·舞弊审计违规的惩罚成本小于预期收益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建设方、施工方与审计方相互寻租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中委托代理关系不清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(施工方)的博弈失衡第35-36页
     ·“围标”行为与“围标”行为发现存在时间差异第36-41页
第5章 完善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的相关对策第41-48页
   ·完善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完善现行舞弊审计的法律法规第41页
     ·优化舞弊审计的独立性与协调性第41-42页
   ·增加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腐败行为的惩罚成本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提高代理人市场声誉以加大审计舞弊的处罚力度第42页
     ·加强政府审计机构与被审单位的监督博弈机制第42-43页
   ·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以约束审计双方寻租行为第43页
   ·提升国家工程项目审计的透明度及有效性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对重大项目的审计结果实行公示制度第43页
     ·加强对政府审计人员道德教育和监督第43-44页
   ·改进国家工程项目舞弊审计方式与监管模式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变事后审计为过程审计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三者优势互补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第45-46页
   ·加大被审单位围标行为的查处及处罚力度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提高招投标过程中的透明度与监督力度第46页
     ·完善相关处罚条例以降低围标的预期收入第46-48页
第6章 粤海铁路工程舞弊审计案例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·案情介绍第48页
   ·案情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·案例的启示第49-51页
结束语第51-53页
 主要研究结论第51-52页
 研究展望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附录A 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
下一篇:违规模型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