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论中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一、绪论第9-17页
 (一) 提升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刻不容缓第9-10页
  1. 当今世界的竞争已成为文化力量的竞争:第9页
  2. 全球已掀起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浪潮:第9页
  3. 不容乐观的教育现况:第9-10页
 (二) 继承、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文献综述第10-13页
  1. 国家教育文件的阐述:第10-12页
  2. 教育专家及学者言论:第12-13页
 (三) 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意义及方法第13-17页
  1. 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意义:第13-16页
  2. 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方法:第16-17页
二、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教学价值第17-23页
 (一) 汉字语汇的民族智慧第17-18页
  1. 独一无二的造字法:第17-18页
  2. 无与伦比的语汇圈:第18页
 (二) 伦理哲学的思想精华第18-19页
  1. “天人合一”与“人性本善”:第18-19页
  2. “以人为本”与尽忠职守 :第19页
  3. 内在超越与修身养性:第19页
 (三) 文学艺术的永恒魅力第19-21页
  1. 历久不衰的作品籍:第19-20页
  2. 彪炳千秋的艺术园:第20-21页
 (四) 礼仪风俗的心理规范第21页
  1. 恭谦礼让的文明谱:第21页
  2. 千姿百态的风俗画:第21页
 (五) 经贸科技的创新思维第21-23页
  1. 举世瞩目的经贸经:第21-22页
  2. 独具创新的科技网:第22-23页
三、中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现状调查第23-27页
 (一) 调查的意义与方法第23页
 (二) 调查的内容与结果第23-25页
  1. 态度测试:第23-24页
  2. 知识测试:第24页
  3. 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调查:第24-25页
 (三) 调查的评价与分析第25-27页
  1. 态度评价与分析:第25页
  2. 知识评价与分析:第25页
  3. 途径评价与分析:第25-27页
四、中学语文传统文化培养的途径及方法第27-41页
 (一) 培育浓厚的文化心理第27-33页
  1. 培养情感:第27-29页
  2. 激发兴趣:第29-31页
  3. 创设情境:第31-33页
 (二) 加强理想的教材使用第33-36页
  1. 从具有无限生命力和无穷魅力的语言文字入手,以小见大:第33页
  2. 从沉淀着丰富的哲学内蕴和博大的文化胸襟入手,见贤思齐:第33-35页
  3. 从光怪陆离的文学样式和文化现象入手,由此及彼:第35-36页
 (三) 构建活跃的文化课堂第36-39页
  1. 熟读成诵:第36页
  2. 品读积淀:第36-37页
  3. 感受交流:第37页
  4. 学习拓展:第37-39页
 (四) 增设丰富的课程资源第39-40页
  1. 增加学校图书馆藏书:第39页
  2. 开发校本文化课程:第39-40页
  3. 开展校内文化活动:第40页
 (五) 开拓广阔的课外文化视野第40-41页
  1. 引导课外阅读:第40-41页
  2. 参与活动:第41页
  3. 倾听讲演:第41页
五、中学语文传统文化培养应注意的问题第41-45页
 (一) 尊重多国文化第41-42页
  1. 时代的文化特色:第41-42页
  2. 全新的文化学理念:第42页
 (二) 正确进行文化扬弃第42-43页
  1. 取其精华:第43页
  2. 去其糟粕:第43页
 (三) 掌握分寸 分清主次第43-45页
  1. 语文目标的多重性:第43-44页
  2. 合理分配教学投入:第44-45页
结论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7页
附录A 中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情况调查第47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关于中职生数学学习动机及其激发策略的研究
下一篇: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