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铃薯跌落损伤机理与防损伤装置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1.1.1 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1.1.2 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马铃薯防损伤收获装置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马铃薯损伤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2 马铃薯跌落损伤机理研究 | 第17-41页 |
2.1 马铃薯跌落损伤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7-19页 |
2.1.1 马铃薯跌落损伤类型 | 第17-18页 |
2.1.2 马铃薯-杆条跌落主要因素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 马铃薯-杆条跌落碰撞分析 | 第19-24页 |
2.2.1 马铃薯特性参数确定 | 第19-20页 |
2.2.2 马铃薯三维扫描模型的建立 | 第20-22页 |
2.2.3 马铃薯-杆条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2页 |
2.2.4 马铃薯-杆条跌落仿真及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3 马铃薯-杆条跌落损伤试验 | 第24-40页 |
2.3.1 试验仪器与设备 | 第24-27页 |
2.3.2 试验方法及原理 | 第27-32页 |
2.3.3 试验过程及内容 | 第32-33页 |
2.3.4 试验结果 | 第33-37页 |
2.3.5 结果分析 | 第37-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3 马铃薯防损伤装置原理及设计研究 | 第41-59页 |
3.1 四川马铃薯种植及收获技术要求 | 第41-42页 |
3.1.1 四川马铃薯种植的农业要求 | 第41-42页 |
3.1.2 马铃薯收获技术要求 | 第42页 |
3.2 防损伤装置原理 | 第42-47页 |
3.2.1 杆条升运链原理 | 第42-43页 |
3.2.2 马铃薯上抛过程分析及防损伤装置原理 | 第43-47页 |
3.3 装置整体结构设计 | 第47-48页 |
3.4 机架设计 | 第48-49页 |
3.5 杆条升运链设计 | 第49-57页 |
3.5.1 三轮激振器的设计 | 第49-52页 |
3.5.2 金属杆条链设计 | 第52-57页 |
3.6 防损链的设计 | 第57-5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4 马铃薯防损伤运动学仿真与试验 | 第59-75页 |
4.1 普通马铃薯收获装置和防损伤装置的运动仿真 | 第59-63页 |
4.1.1 虚拟样机的构建 | 第59-61页 |
4.1.2 仿真结果 | 第61-63页 |
4.2 普通马铃薯收获装置和防损伤装置试验 | 第63-69页 |
4.2.1 试验材料及设备 | 第63-65页 |
4.2.2 试验方案设计 | 第65-68页 |
4.2.3 实验数据及分析 | 第68-69页 |
4.3 马铃薯防损伤装置的单因素试验 | 第69-74页 |
4.3.1 试验材料及设备简介 | 第70页 |
4.3.2 试验方案设计 | 第70-73页 |
4.3.3 实验数据及分析 | 第73-7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5.1 结论 | 第75页 |
5.2 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