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青少年心理学论文

初中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 引言第12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第13-14页
2 文献综述第14-20页
    2.1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量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相关研究第16页
    2.2 心理健康的综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心理健康的概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测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2.3 社会问题解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2.4 问题提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研究构想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研究假设第19-20页
3 初中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第20-25页
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20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被试的选取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研究工具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施测程序第21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初中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四类心理健康群组的分布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四类心理健康群组在社会问题能力上的差异检验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初中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第24-25页
4 初中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干预研究第25-35页
    4.1 研究目的第25页
    4.2 研究对象第25页
    4.3 研究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研究设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变量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过程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4.4 心理健康课程方案及其合理性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心理健康课程方案(见附录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心理健康课程方案的理论依据第27页
    4.5 心理健康课程过程干预简述第27-31页
    4.6 结果与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差异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对照组前后测差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实验组、对照组前后测增量的差异检验第34-35页
5 讨论第35-38页
    5.1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35页
    5.2 初中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干预第35-37页
    5.3 本研究的创新性、局限及建议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本研究创新性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本研究的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第37-38页
6 结论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附录1: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问卷(部分)第42-43页
附录2: 心理健康量表(部分)第43-44页
附录3: 心理健康课程方案第44-51页
后记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意大利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
下一篇:论教育向社会共同努力的回归与超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