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一、导论 | 第7-13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(二) 研究综述 | 第8-10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(四) 论文架构 | 第11-13页 |
二、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| 第13-16页 |
(一) 加强师德建设是人才培养与人才竞争的需要 | 第13-14页 |
(二) 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高校软实力的需要 | 第14页 |
(三) 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 | 第14-15页 |
(四) 加强师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| 第15-16页 |
三、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 | 第16-20页 |
(一) 以学生为本,爱岗敬业 | 第16页 |
(二) 能积极进取,锐意创新 | 第16-17页 |
(三) 秉持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 | 第17-18页 |
(四) 坚持学术道德,诚实守信 | 第18-19页 |
(五) 忠诚教育事业,淡泊名利 | 第19-20页 |
四、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基本特征 | 第20-24页 |
(一) 学历特征:国际化教育背景、较高学历 | 第20-21页 |
(二) 年龄特征:改革开放后出生、思维活跃 | 第21-22页 |
(三) 身份特征:多样化的角色、对“教师”职业理解多维 | 第22-23页 |
(四) 事业特征:学术崭露头角、发展选择多样 | 第23-24页 |
五、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33页 |
(一) 思想政治观念存在偏差 | 第24-26页 |
(二) 爱岗敬业精神有所不足 | 第26-28页 |
(三) 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 | 第28-30页 |
(四) 为人师表理念较为淡薄 | 第30-32页 |
(五) 社会服务意识有所缺失 | 第32-33页 |
六、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基本对策 | 第33-40页 |
(一) 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,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| 第34-35页 |
(二)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,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 | 第35-37页 |
(三)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,加强师德师风的评估考核 | 第37-38页 |
(四)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,激发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 | 第38-39页 |
(五) 健全长效的监督机制,促进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 | 第39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Abstract | 第44-45页 |
附录1 | 第46-48页 |
附录2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