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农村随迁子女初中预备年级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探索--以浦东东海学校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8-19页
    1 选题依据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(1)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(2)中外教育大家的教诲第9页
        (3)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9-10页
    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-17页
        (1)国外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2)国内研究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(1)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2)概念界定第17-19页
第1章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第19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社会学习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1.2 调查目的与方法设计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调查目的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调查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调查对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25-26页
第2章 东海学校初中预备年级随迁子女语文学习习惯现状与分析第26-55页
    2.1 东海学校初中预备年级随迁子女语文学习习惯现状第26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随迁子女基本家庭信息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关于随迁子女课堂认真听讲习惯的情况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关于随迁子女预复习习惯的情况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关于随迁子女阅读习惯的情况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关于随迁子女书写习惯的情况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关于随迁子女写作习惯的情况第42-45页
    2.2 东海学校初中预备年级随迁子女语文学习习惯现状的分析第45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家庭的原因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随迁子女的父母对孩子语文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随迁子女自身的原因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随迁子女缺乏自信心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随迁子女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随迁子女学习动力的缺失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4 随迁子女努力的程度不够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学校的原因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学校的教育模式一成不变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学校重视本轻随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3 农村学校语文学习的氛围不浓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4 学校重成绩,而忽视了学习习惯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社会的原因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1 大众文化的冲击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.2 学习无用论的渲染第53-55页
第3章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对策与建议第55-93页
    3.1 通过同伴调动随迁子女的积极性,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寻找“我身边的好同学”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讲述励志故事,树立随迁子女的信心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每日积累一言,点亮心中明灯第59-60页
    3.2 教师积极改进教学第60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做随迁子女的倾听者,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培养随迁子女预习习惯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指导随迁子女通读课文,解决生字词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多种形式指导随迁子女正确地读顺课文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利用预习单帮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培养随迁子女复习的习惯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培养随迁子女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1 为随迁子女提供阅读书籍,设立“筱舒假”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2 从“学长周周推”到“筱童为君推”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3 每天坚持阅读,做好读书笔记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培养随迁子女写字的习惯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1 营造良好的写字氛围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2 积极开展班级汉字听写活动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3 把“好字带回家”,生生结对写好字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4 注重书写的规范要求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以片段写作与日记的形式培养随迁子女写作的习惯第80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6.1 充分借鉴教材与课文练习,训练随迁子女的片段写作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6.2 指导随迁子女把事写清楚,达成写叙事性日记的共识第83-85页
    3.3 家庭积极参与与高度重视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充分利用家长会和网络平台促进家校配合,共同育人第87-88页
    3.4 学校加强教育管理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建议学校建立随迁子女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标准体系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建议学校建立随迁子女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激励体系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1 即时激励方式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.2 积分制的激励方式,定期举办“习惯之星”颁奖活动第89页
    3.5 社会积极支持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当地政府应积极为外来务工者开办“业余学校”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社会民众多多关怀随迁子女第90-91页
    3.6 结论与展望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结语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未来展望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5页
附录 东海学校预初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调查问卷第95-98页
致谢第98-99页

论文共9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部编版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同篇目比较--以教材中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例
下一篇: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补白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