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一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二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 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(一)研究问题 | 第11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一 数学文化的内涵 | 第12-15页 |
(一)数学学科的角度 | 第12页 |
(二)文化的角度 | 第12-13页 |
(三)数学共同体的角度 | 第13页 |
(四)数学活动的角度 | 第13页 |
(五)系统的角度 | 第13-14页 |
(六)国外数学文化内涵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二 数学文化氛围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三 课堂渗透数学文化的主要方式 | 第16-18页 |
(一)数学史料的形式 | 第16页 |
(二)数学文化课(课程模块)的形式 | 第16页 |
(三)数学文化氛围的形式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课堂构建数学文化氛围的必要性 | 第18-22页 |
一 数学文化的价值 | 第18-19页 |
(一)德育价值 | 第18页 |
(二)美育价值 | 第18-19页 |
(三)思维训练的价值 | 第19页 |
二 数学文化氛围的特征 | 第19-21页 |
(一)创造性 | 第19-20页 |
(二)连通性 | 第20页 |
(三)问题性 | 第20-21页 |
(四)聚合性 | 第21页 |
三 构建数学文化氛围的必要性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小学数学课堂构建数学文化氛围的现状调查分析 | 第22-32页 |
一 调查研究的设计 | 第22-23页 |
(一)调查对象与方法 | 第22页 |
(二)问卷的设计维度 | 第22页 |
(三)访谈提纲的设计维度 | 第22-23页 |
二 学生问卷的数据分析 | 第23-28页 |
(一)学生问卷的分类与统计 | 第23-25页 |
(二)学生问卷的分析与结论 | 第25-28页 |
三 教师问卷的数据分析 | 第28-32页 |
(一)教师问卷的分类与统计 | 第28-30页 |
(二)教师问卷的分析与结论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构建数学文化氛围的框架设计 | 第32-38页 |
一 框架的理论基础 | 第32-33页 |
(一)弗赖登塔尔现实数学教育理论 | 第32页 |
(二)情境教育理论 | 第32-33页 |
二 框架的设计 | 第33-34页 |
三 框架的阐释 | 第34-38页 |
(一)设计数学问题 | 第34页 |
(二)建立数学模型 | 第34-35页 |
(三)求解数学模型 | 第35页 |
(四)解决生活问题 | 第35-36页 |
(五)提炼问题解决的策略 | 第36页 |
(六)其他需要说明问题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构建数学文化氛围的框架检验 | 第38-42页 |
一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38-39页 |
(一)实验研究的目的 | 第38页 |
(二)实验对象和材料 | 第38页 |
(三)实验假设 | 第38页 |
(四)实验变量 | 第38-39页 |
(五)实验过程的设计 | 第39页 |
二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9-41页 |
(一)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| 第39-41页 |
(二)学生测验结果分析 | 第41页 |
三 实验结果总结 | 第41-42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42-44页 |
一 研究结论 | 第42页 |
(一)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素材 | 第42页 |
(二)灵活设计教案 | 第42页 |
(三)正确处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关系 | 第42页 |
二 研究展望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附录 | 第46-56页 |
附录1 小学课堂构建数学文化氛围的教师问卷 | 第46-48页 |
附录2 小学生数学文化背景知识问卷调查 | 第48-50页 |
附录3 教师访谈维度及访谈提纲 | 第50-51页 |
附录4 陈老师课堂教学实录资料 | 第51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附件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