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15-26页 |
1.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 太赫兹波技术在生物样品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3 太赫兹波平面超材料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4 高分辨率的太赫兹光谱测试系统 | 第22-23页 |
1.5 太赫兹波平面超材料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| 第23-24页 |
1.6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24-26页 |
2 太赫兹波平面超材料EIT谐振研究 | 第26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26页 |
2.2 EIT谐振形成机理 | 第26-29页 |
2.2.1 明-暗模谐振产生的EIT谐振 | 第26-28页 |
2.2.2 明-明模谐振产生的EIT谐振 | 第28-29页 |
2.3 EIT谐振的传感应用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3.1 EIT谐振频率移动原理 | 第29-30页 |
2.3.2 传感技术指标 | 第30页 |
2.4 小结 | 第30-32页 |
3 太赫兹波DSRR平面超材料传感器研究 | 第32-42页 |
3.1 引言 | 第32页 |
3.2 太赫兹波DSRR平面超材料传感器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3 传感器的EIT谐振峰形成原理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4 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分析 | 第36-41页 |
3.4.1 EIT谐振的传感性能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4.2 EIT谐振与LC谐振、偶极谐振的传感性能对比 | 第37-38页 |
3.4.3 影响EIT谐振传感性能的因素 | 第38-41页 |
3.5 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高分辨率的可调谐太赫兹波辐射探测系统 | 第42-53页 |
4.1 引言 | 第42-43页 |
4.2 光子混频原理 | 第43-44页 |
4.3 可调谐THz辐射探测系统设计 | 第44-46页 |
4.3.1 THz辐射探测系统的光学设计 | 第44-45页 |
4.3.2 THz辐射探测系统的数据采集 | 第45-46页 |
4.4 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6-50页 |
4.4.1 偏置电场对THz辐射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4.2 激光器模式对THz辐射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4.3 信号采集过程对THz探测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5 可调谐THz辐射探测系统的性能 | 第50-52页 |
4.6 成像应用 | 第52页 |
4.7 小结 | 第52-53页 |
5 DSRR平面超材料传感器制备及生物传感实验研究 | 第53-65页 |
5.1 引言 | 第53-54页 |
5.2 DSRR传感器的制备及透射性能测试 | 第54-59页 |
5.2.1 DSRR传感器的制备 | 第54-57页 |
5.2.2 DSRR传感器的透射性能测试 | 第57-59页 |
5.3 生物传感实验研究 | 第59-64页 |
5.3.1 生物样品准备 | 第59页 |
5.3.2 生物传感实验步骤 | 第59-60页 |
5.3.3 生物传感的测试方法 | 第60-62页 |
5.3.4 检测结果及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3.5 链霉亲和素的浓度检测 | 第63-64页 |
5.4 小结 | 第64-65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6.1 总结 | 第65-66页 |
6.2 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