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引言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理论方法 | 第13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1.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1.6 相关说明 | 第14-15页 |
2“数词+量词+动词”结构成分分析及三个平面分析 | 第15-34页 |
2.1“数词+量词+动词”结构成分分析 | 第15-27页 |
2.1.1 能进入此结构的数词类型及特点分析 | 第15-17页 |
2.1.2 能进入此结构的量词类型及特点分析 | 第17-20页 |
2.1.3 能进入此结构的动词类型及特点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1.4“数词+量词+动词”结构中量词动词的双向制约 | 第23-27页 |
2.2“数词+量词+动词”结构三个平面分析 | 第27-32页 |
2.2.1“数词+量词+动词”结构的句法功能 | 第27-30页 |
2.2.2“数词+量词+动词”结构的语义特点 | 第30-31页 |
2.2.3“数词+量词+动词”结构的语用特点 | 第31-32页 |
2.3 成因探讨 | 第32页 |
2.4 小结 | 第32-34页 |
3“数+量+动”结构与“数+量+形”结构以及“数+量+名”结构的比较 | 第34-39页 |
3.1“数+量+动”结构与“数+量+形”结构的比较 | 第34-36页 |
3.1.1 共性 | 第34-35页 |
3.1.2 差异 | 第35-36页 |
3.2“数+量+谓”结构与“数+量+名”结构的比较 | 第36-37页 |
3.2.1 共性 | 第36页 |
3.2.2 差异 | 第36-37页 |
3.3 小结 | 第37-39页 |
4 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附录 | 第43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