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7-11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7页 |
二、研究价值 | 第7-8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8页 |
四、研究综述 | 第8-9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“依托课本,读写结合”教学的理论基础 | 第11-23页 |
第一节 “依托课本,读写结合”的多元理论 | 第11-15页 |
一、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 | 第11-12页 |
二、教育心理学理论 | 第12-14页 |
三、其他相关理论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我国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观 | 第15-19页 |
一、古代读写结合教学观 | 第15-17页 |
二、现当代读写结合教学观 | 第17-19页 |
第三节 语文新课程背景下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| 第19-23页 |
一、“依托课本,读写结合”符合新课程理念 | 第19-20页 |
二、读写结合教学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苏教版高中《语文(必修)》课本“读写结合”的现实条件 | 第23-35页 |
第一节 课本中“读写结合”的编写体现 | 第23-28页 |
一、编写意图上渗透“读写结合” | 第23-25页 |
二、练习设计上突出“读写结合” | 第25-28页 |
第二节 “依托课本,读写结合”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| 第28-35页 |
一、可直接利用的“读写结合”资源 | 第29-31页 |
二、需教师开发的“读写结合”资源 | 第31-35页 |
第三章 “依托课本,读写结合”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| 第35-45页 |
第一节 学生“学”的情况调查与问题分析 | 第35-39页 |
一、调查结果 | 第35-38页 |
二、问题分析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教师“教”的情况调查与问题分析 | 第39-42页 |
一、调查结果 | 第39-41页 |
二、问题分析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相关建议 | 第42-45页 |
一、学生方面 | 第43页 |
二、教师方面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“依托课本,读写结合”的教学策略 | 第45-60页 |
第一节 单篇文本的“读写结合”教学策略初探 | 第45-55页 |
一、自读时会写感 | 第45-47页 |
二、共读时学写法 | 第47-49页 |
三、读时评论写作 | 第49-54页 |
四、读后创意写作 | 第54-55页 |
第二节 写作板块的“读写结合”教学策略 | 第55-60页 |
一、必修课本的写作安排 | 第55-56页 |
二、写作板块的分类整合 | 第56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