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生物论文

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策略研究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-4页
1. 科学素养综述第7-14页
    1.1 概述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问题的提出第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7-8页
    1.2 科学素养理论第8页
    1.3 生物科学素养相关概念释析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生物科学素养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生物科学素养的内容第9-10页
    1.4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意义和重要性第10-11页
    1.5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应遵循的原则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兴趣性原则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引导性原则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科学性原则第11-12页
    1.6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渠道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课堂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生物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前提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重视并探索最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第12-14页
2. 国内外生物科学素养教育研究现状第14-20页
    2.1 国外科学素养教育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美国科学素养教育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英国、加拿大等国家科学素养教育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国外生物科学素养教育现状、特点及发展趋势第16-18页
    2.2 国内生物科学素养教育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内生物科学素养教育开展状况第18-20页
3.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第20-39页
    3.1 教学实践的对象和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教学实践的对象和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无关变量影响的排除第20页
    3.2 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与具体实施过程第20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倡导探究性学习,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增加生物科学史教育,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和思路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优化实验教学,培养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,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第34-39页
4. 教学实践结果的评价与结论第39-44页
    4.1 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评价第39页
    4.2 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评价的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多维度原则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发展性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第40页
    4.3 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增强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第42页
    4.4 讨论与建议第42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致谢第46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发展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研究
下一篇:高中语文“依托课本,读写结合”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--以苏教版高中《语文(必修)》课本教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