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供销管理论文
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山东旅游企业供应链的构建与评价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旅游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和论文内容第15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二章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旅游企业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第16-32页
    2.1 供应链管理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供应链管理主要内容第17-20页
    2.2 旅游供应链管理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旅游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旅游供应链管理的组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旅游供应链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旅游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旅游供应链管理的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 2.3“互联网+”与旅游供应链管理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“互联网+”的概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“互联网+”对旅游业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“互联网+”与旅游供应链管理第28-32页
第三章 山东旅游业的现状及SWOT分析第32-46页
    3.1 山东旅游业的现状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山东旅游资源概述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山东旅游业发展现状第34-37页
    3.2 山东旅游业的SWOT分析第37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山东旅游业具备优势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山东旅游业存在的劣势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山东旅游业外部因素机遇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外部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第40-46页
第四章 山东旅游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分析第46-60页
    4.1 山东旅游企业传统供应链模式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旅游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复杂性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旅游供应链内过于强调竞争而忽略战略合作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旅游供应链缺乏服务平台和互联网交易手段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旅游供应链运营效率低下第49页
    4.2“互联网+”环境下山东旅游企业供应链模式第49-51页
    4.3 以网络服务集成商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模式的优点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运行管控成本低廉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能更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旅游供应链实现了服务时空无界性第52页
    4.4 构建以网络服务集成商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模式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旅游供应链内各企业强烈的合作动机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旅游供应链建立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旅游网络服务集成商信息技术平台功能的拓展第54-55页
    4.5 山东旅游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层次分析法(AHP)介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建立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分析第57-60页
第五章 山东HT“鲁智旅”供应链管理实证分析第60-72页
    5.1 HT“鲁智旅”简介第60页
    5.2 HT“鲁智旅”供应链管理模式综述第60-61页
    5.3 HT“鲁智旅”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全新供应链模式第61-63页
    5.4 HT“鲁智旅”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全新供应链模式的优势第63-64页
    5.5 HT“鲁智旅”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全新供应链模式结构第64-65页
    5.6 HT“鲁智旅”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建HT“鲁智旅”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65-70页
    5.7 对HT“鲁智旅”绩效改进建议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彰显文化特色从而有效融合文化和旅游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加大开发旅游产品力度借此强化建设配套设施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7.3 进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7.4 供应链的各个成员必须强化共享与沟通信息第71-72页
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72-7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应用精益生产优化生产线平衡的研究--以G服装生产线为例
下一篇: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