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铁车辆段环境振动现场试验与仿真分析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主要符号说明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地铁列车荷载传播规律研究 | 第11页 |
1.2.2 地铁运行引起建筑物振动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地铁列车车致振动减隔振措施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3.1 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地铁车辆段车致振动实测分析 | 第15-54页 |
2.1 试验概况 | 第15-21页 |
2.1.1 车辆段简介 | 第15-16页 |
2.1.2 试验方案 | 第16-21页 |
2.2 环境振动评价标准 | 第21-26页 |
2.2.1 振动的参量描述 | 第21-22页 |
2.2.2 振动的评价指标 | 第22-23页 |
2.2.3 环境场地振动控制标准 | 第23-26页 |
2.3 振动试验测试结果及评价 | 第26-51页 |
2.3.1 试车线测试结果及评价 | 第26-32页 |
2.3.2 咽喉区测试结果及评价 | 第32-44页 |
2.3.3 检修线测试结果及评价 | 第44-51页 |
2.4 三种振源的对比分析 | 第51-53页 |
2.4.1 三类振源基本信息 | 第51页 |
2.4.2 三类振源振级分析 | 第51-5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三章 试车线列车引起大地振动预测分析 | 第54-64页 |
3.1 工程概况 | 第54页 |
3.2 列车荷载激励研究 | 第54-56页 |
3.2.1 地铁B型车计算参数及模型 | 第54-55页 |
3.2.2 轨道不平顺及其数值模拟 | 第55-56页 |
3.2.3 轮轨力计算 | 第56页 |
3.3 轨道-大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6-60页 |
3.3.1 基本材料参数 | 第56-57页 |
3.3.2 模型尺寸 | 第57页 |
3.3.3 单元尺寸 | 第57-58页 |
3.3.4 人工边界 | 第58-59页 |
3.3.5 阻尼特性 | 第59页 |
3.3.6 轨道地基有限元模型 | 第59-60页 |
3.4 振动结果分析及对比验证 | 第60-63页 |
3.5 列车提速后诱发的环境振动预测 | 第63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四章 列车荷载作用下上盖建筑物振动分析 | 第64-78页 |
4.1 工程概况 | 第64页 |
4.2 上盖建筑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64-65页 |
4.2.1 单元选择及尺寸划分 | 第64-65页 |
4.2.2 主要材料及尺寸 | 第65页 |
4.3 模态分析 | 第65-66页 |
4.4 荷载输入 | 第66-67页 |
4.5 振动结果与评价分析 | 第67-75页 |
4.5.1 单一振源作用下振动评价分析 | 第68-73页 |
4.5.2 多振源作用下振动评价分析 | 第73-75页 |
4.6 上盖建筑物结构二次噪声预测与评价 | 第75-77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五章 试车线区域建筑物基础隔振研究 | 第78-87页 |
5.1 隔振原理 | 第78-79页 |
5.2 隔振支座的实际应用及实现 | 第79-80页 |
5.2.1 隔振支座在ANSYS中的实现 | 第79页 |
5.2.2 隔振支座实际应用 | 第79-80页 |
5.3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80-86页 |
5.3.1 时程与频谱分析 | 第80-82页 |
5.3.2 振级分析 | 第82-83页 |
5.3.3 刚度分析 | 第83-8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6.1 结论 | 第87页 |
6.2 展望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2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