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课标背景下通河县初中音乐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--以祥顺镇中学为例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一、选题的背景 | 第11页 |
二、选题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四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注释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通河县教育基本概况 | 第16-19页 |
一、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| 第16-17页 |
(一)地理位置 | 第16页 |
(二)历史背景 | 第16-17页 |
二、通河县学校教育概况 | 第17-18页 |
三、通河县祥顺镇中学基本概况 | 第18页 |
注释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祥顺镇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| 第19-32页 |
一、学生方面 | 第19-21页 |
二、学校方面 | 第21-24页 |
三、师资力量方面 | 第24-29页 |
四、家长方面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祥顺镇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32-41页 |
一、教育观念落后问题 | 第32-34页 |
(一)管理者教育观念落后 | 第32-33页 |
(二)教师观念落后 | 第33页 |
(三)家长观念落后 | 第33-34页 |
二、音乐教育经费投入问题 | 第34-35页 |
(一)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 | 第35页 |
(二)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| 第35页 |
三、教学资源配备问题 | 第35-38页 |
(一)教学设备落后,现有教学设备闲置浪费 | 第36页 |
(二)教材使用不合理、难度大 | 第36-38页 |
四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问题 | 第38-39页 |
(一)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内涵 | 第38-39页 |
(二)忽视课学生音乐实践与音乐创造 | 第39页 |
(三)音乐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| 第39页 |
五、学生自身问题 | 第39-40页 |
(一)学生对音乐教材不感兴趣 | 第39-40页 |
(二)学生的音乐素质较低 | 第40页 |
注释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祥顺镇中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 | 第41-50页 |
一、教学思想观念转型 | 第41-43页 |
(一)转变教育理念 | 第41-42页 |
(二)政府部门加大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度 | 第42-43页 |
二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| 第43-45页 |
(一)落实政府优惠政策,扩大农村教育队伍 | 第43-44页 |
(二)加大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 | 第44页 |
(三)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| 第44-45页 |
三、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| 第45页 |
(一)缩小城乡投入差距 | 第45页 |
(二)消除经费投入“主”“副”之分 | 第45页 |
(三)加大经费投入,完善音乐教学设施建设 | 第45页 |
四、丰富教学形式、拓展教学内容 | 第45-47页 |
(一)选择能与教材内容有所关联的流行音乐作品 | 第46页 |
(二)将合唱指挥引入课堂 | 第46页 |
(三)将多种乐器演奏带进课堂 | 第46页 |
(四)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| 第46-47页 |
五、走特色办学之路 | 第47页 |
(一)丰富校园音乐文化 | 第47页 |
(二)开设音乐特长班 | 第47页 |
(三)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 | 第47页 |
六、完善音乐教学评价机制 | 第47-49页 |
(一)对学生学习音乐做出有效全面评价 | 第47-48页 |
(二)教师对自身进行教学评价 | 第48-49页 |
注释 | 第49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 | 第54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