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21页 |
1 乐观倾向的研究 | 第10-13页 |
1.1 乐观倾向的概念 | 第10页 |
1.2 乐观倾向的心理结构 | 第10-11页 |
1.2.1 单因素模型 | 第10-11页 |
1.2.2 二因素模型 | 第11页 |
1.2.3 解释风格模型 | 第11页 |
1.3 乐观倾向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3页 |
2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 | 第13-17页 |
2.1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的概念及内容 | 第13页 |
2.2 师生关系 | 第13-15页 |
2.2.1 师生关系的概念 | 第13页 |
2.2.2 师生关系的类型和结构 | 第13-14页 |
2.2.3 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3 同伴关系 | 第15-17页 |
2.3.1 同伴关系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3.2 同伴关系的测量方法 | 第15-16页 |
2.3.3 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3 社交自我概念 | 第17-19页 |
3.1 社交自我概念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3.2 社交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| 第18-19页 |
4 心理一致感 | 第19-21页 |
4.1 心理一致感的定义及结构 | 第19页 |
4.2 心理一致感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1页 |
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| 第21-24页 |
1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2 研究意义 | 第21-22页 |
2.1 理论意义 | 第21-22页 |
2.2 实践意义 | 第22页 |
3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22页 |
4 研究假设 | 第22-24页 |
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| 第24-26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24页 |
2 研究工具 | 第24-25页 |
2.1 青少年乐观问卷 | 第24页 |
2.2 初中生师生关系问卷 | 第24页 |
2.3 同伴关系量表 | 第24页 |
2.4 社交自我概念量表 | 第24页 |
2.5 心理一致感量表 | 第24-25页 |
3 研究程序 | 第25-26页 |
第四部分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4页 |
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| 第26页 |
2 初中生乐观倾向、学校人际关系、社交自我概念、心理一致感的总体情况 | 第26页 |
3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| 第26-30页 |
3.1 初中生乐观倾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| 第26-27页 |
3.1.1 初中生乐观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26-27页 |
3.1.2 初中生乐观倾向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| 第27页 |
3.2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| 第27-29页 |
3.2.1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27-28页 |
3.2.2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在年级上的差异 | 第28-29页 |
3.3 初中生社交自我概念和心理一致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| 第29-30页 |
3.3.1 初中生社交自我概念和心理一致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29页 |
3.3.2 初中生社交自我概念和心理一致感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| 第29-30页 |
3.3.3 初中生社交自我概念和心理一致感在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| 第30页 |
4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、社交自我概念、心理一致感和乐观倾向的相关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1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和乐观倾向的相关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2 初中生心理一致感、社交自我概念和乐观倾向的相关分析 | 第31页 |
4.3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和心理一致感、社交自我概念的相关分析 | 第31-32页 |
5 初中生社交自我概念、心理一致感在学校人际关系对乐观倾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| 第32-34页 |
第五部分 讨论 | 第34-41页 |
1 初中生乐观倾向、学校人际关系、社交自我概念、心理一致感的总体情况 | 第34-35页 |
1.1 初中生乐观倾向的总体情况 | 第34页 |
1.2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的总体情况 | 第34-35页 |
1.3 初中生社交自我概念、心理一致感的总体情况 | 第35页 |
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| 第35-37页 |
2.1 初中生乐观倾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2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| 第36-37页 |
2.3 初中生社交自我概念和心理一致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| 第37页 |
3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、社交自我概念、心理一致感和乐观倾向关系的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1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和乐观倾向的相关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2 初中生心理一致感、社交自我概念和乐观倾向的相关分析 | 第38页 |
3.3 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和心理一致感、社交自我概念的相关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4 初中生社交自我概念、心理一致感在学校人际关系对乐观倾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| 第39-40页 |
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4.1 研究不足 | 第40页 |
4.2 研究展望 | 第40-41页 |
第六部分 结论 | 第41-42页 |
第七部分 教育建议 | 第42-45页 |
1 改善初中生师生关系的教育建议 | 第42-43页 |
1.1 教师应尊重学生 | 第42页 |
1.2 教师应对学生采取积极关注 | 第42-43页 |
1.3 教师应与学生产生共情 | 第43页 |
2 改善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教育建议 | 第43-45页 |
2.1 去自我中心化 | 第43页 |
2.2 对自身准确定位 | 第43-44页 |
2.3 与团队目标保持一致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1页 |
附录1 青少年乐观问卷 | 第49页 |
附录2 初中生师生关系问卷 | 第49-50页 |
附录3 同伴关系量表 | 第50页 |
附录4 社交自我概念量表 | 第50页 |
附录5 心理一致感量表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