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车辆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--车辆设备论文

新能源城轨车辆车载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 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1.2 新能源城轨车辆的应用和车载储能系统研究现状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新能源城轨车辆的国内外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新能源城轨车辆车载储能系统的主要问题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新能源城轨车辆车载储能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2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5页
2 快换式新能源城轨车辆供电方式第25-49页
    2.1 新能源城轨间歇式供电方式概述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不同类型间歇式供电和持续式供电分类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快换间歇式供电方式第27页
    2.2 新能源城轨车辆供电系统效率模型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城轨车辆间歇式供电效率模型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车载储能系统运行效率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2.3 间歇式供电系统成本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间歇式供电系统成本函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储能元件使用寿命预测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谷电时间充电讨论第36页
    2.4 实例分析和仿真验证第3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车辆工况信息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储能元件选择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储能元件建模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车载储能系统效率分析和仿真验证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不同间歇式供电系统效率对比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不同间歇式供电经济性对比第46-4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3 新能源城轨车辆车地一体化配置第49-63页
    3.1 现有新能源城轨车辆车载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3.2 单一储能元件车载储能系统优化配置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于自然选择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单一车载储能元件容量配置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基于充电时间优化的电池组数量配置第53-56页
    3.3 混合车载储能系统优化配置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混合储能系统方案概述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快换充电和站站充电混合间歇式供电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仿真验证第59-6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4 车载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第63-93页
    4.1 现有车载混合储能系统拓扑结构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4.2 现有车载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分析第66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逻辑门限值控制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模糊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滤波器的能量管理策略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评价方程优化控制第70-72页
    4.3 基于单目标优化-逻辑门限值的混合能量管理策略第72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车辆牵引阶段能量管理策略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车辆牵引阶段损耗评价方程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车辆制动与停车阶段能量管理策略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变步长预测与单次寻优的简化算法第77-79页
    4.4 仿真验证第79-87页
    4.5 实验验证第87-91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91-93页
5 DC-DC变换器改进型模型预测控制第93-129页
    5.1 传统DC-DC变换器控制策略概述第93-94页
    5.2 应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原理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FCS-MPC基本原理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CCS-MPC基本原理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目标函数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预测窗口第97-98页
    5.3 DC-DC变换器改进型CCS-MPC算法第98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现有DC-DC变换器MPC概述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单步预测的电流环CCS-MPC算法第100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稳态电流参考值和动态电流参考值设计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龙伯格观测器设计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算法延迟补偿第112-113页
    5.4 仿真验证第113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控制器参数选取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仿真结果第115-121页
    5.5 实验验证第121-126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26-129页
6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29-133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129-130页
    6.2 论文的创新点第130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130-133页
参考文献第133-141页
附录A 基于dSPACE的混合储能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第141-143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3-147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47页

论文共1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复杂荷载条件下桥上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力研究
下一篇:动载作用下低路基桩网复合地基宏细观土拱效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