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学前教育、幼儿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安吉“游戏故事”作品分析及其课程价值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中文文摘第4-8页
前言第8-24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第8-11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1-21页
    四、相关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方法第22-24页
第一章 安吉“游戏故事”的课程实践第24-42页
    第一节 游戏故事作为安吉游戏课程实践的重要环节第24-29页
    第二节 安吉“游戏故事”的课程实践方法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前期准备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自主游戏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后续解读第35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安吉“游戏故事”所追求实现的课程功能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支持幼儿自主想象与思维,尊重前语言表达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让游戏生成教学内容,让教学指导游戏学习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支持教师研究儿童第39-42页
第二章 安吉“游戏故事”作品分析与释义第42-60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模特T台秀”:绽放童真的多彩舞台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图纸设计与游戏成果分享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游戏故事作品分享与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全民枪战”:焕发挑战的游戏精神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图纸设计与游戏成果分享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游戏故事作品分享与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公主城堡”:点亮童心的梦幻世界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图纸设计与游戏成果分享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游戏故事作品分享与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第四节 “走迷宫”:发挥儿童的想象思维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图纸设计和游戏成果分享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游戏故事作品分享与分析第56-60页
第三章 安吉“游戏故事”课程价值与启示第60-68页
    第一节 安吉“游戏故事”作为一种课程实践的价值取向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课程的定位应由“学科中心”转向“经验中心”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课程的源头需根植于儿童的游戏过程而非教师的生硬预设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课程的过程不应只是单一的“接受”更是生动开放的“表达”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课程的评价要走出“一把尺子”的误区而更关注于每一个儿童的独特个性第62-63页
    第二节 安吉“游戏故事”的几点实践启示与反思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关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关于幼儿的符号思维与训练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关于幼儿的美术学习与绘画教学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关于游戏活动的观察与评价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关于作品分析与儿童研究第67-68页
结论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个人简历第78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、领悟社会支持、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
下一篇: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现状研究--以福州市A园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