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物理论文

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

中文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缘起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-17页
第二章 深度学习的理论综述第17-31页
    2.1 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建构主义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元认知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情境认知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认知灵活性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深度学习概述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对比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第21-23页
    2.3 物理教学与深度学习的关系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高中物理学科特征要求深度学习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物理教学中深度学习的价值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深度学习的实现过程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Jensen和Nickelsen深度学习路线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深度学习的过程模型第28-31页
第三章 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31-45页
    3.1 调查的目的第31页
    3.2 问卷的编制第31-32页
    3.3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32-33页
    3.4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问卷信度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问卷效度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3.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的性别差异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的年级差异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物理成绩与物理深度学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现状调查的研究结果第41-42页
    3.6 教师访谈实施与结果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访谈对象选取和内容确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访谈实施和结果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深度学习视域下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第43-45页
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第45-57页
    4.1 深度学习准备阶段的教学策略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基于预评估和物理课程标准,设计深度学习目标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构建安全归属的学习环境,激发积极的情绪状态第46-47页
    4.2 获取与深度加工知识阶段的教学策略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任务驱动学习,提高课堂参与度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利用概念图、思维导图进行教学,提高知识整合能力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问题的学习,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依托混合式教学,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第51-52页
    4.3 评价阶段的教学策略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关注形成性评价,指导学生深度思考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渗透元认知策略,提倡反思性学习第54-57页
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第57-77页
    5.1 实践研究目的第57页
    5.2 实践研究对象第57页
    5.3 实践研究过程第57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《划时代的发现、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》的教学实践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《楞次定律》的教学实践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教学实践反思第71-72页
    5.4 实践研究结果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物理知识掌握情况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后测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74-77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77-78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3页
附录第83-10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01-103页
致谢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教材作业设计与教师作业选择比较研究--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
下一篇: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