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导论 | 第8-11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立论依据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路径与技术方法 | 第9-10页 |
1.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0-11页 |
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 | 第11-16页 |
2.1 绩效管理理论 | 第11-13页 |
2.1.1 绩效管理内涵 | 第11页 |
2.1.2 绩效管理过程 | 第11-13页 |
2.2 商业银行中应用的传统型绩效管理 | 第13-14页 |
2.3 商业银行传统绩效管理工具 | 第14页 |
2.4 商业银行传统绩效管理现状评述 | 第14-16页 |
3 平衡计分卡理论模型 | 第16-21页 |
3.1 平衡计分卡理论提出背景 | 第16页 |
3.2 平衡计分卡理论模型 | 第16-19页 |
3.2.1 平衡计分卡基本内容与考量结构 | 第16-17页 |
3.2.2 平衡计分卡理论核心理念 | 第17-18页 |
3.2.3 平衡计分卡基本运行原则 | 第18-19页 |
3.4 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| 第19页 |
3.5 平衡计分卡理论在商业银行应用的现实情况 | 第19-21页 |
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框架设计 | 第21-30页 |
4.1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要素 | 第21-22页 |
4.2 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| 第22-27页 |
4.2.1 绩效管理指标量化与说明 | 第22-24页 |
4.2.2 平衡计分卡中各项指标权重赋值 | 第24-27页 |
4.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框架实施 | 第27-30页 |
4.3.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框架实施思路与流程 | 第27-28页 |
4.3.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框架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5 M 银行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情况分析 | 第30-38页 |
5.1 M 银行情况概述 | 第30-32页 |
5.1.1 M 银行简介 | 第30-31页 |
5.1.2 M 银行组织结构 | 第31-32页 |
5.2 M 银行面临的形势分析 | 第32-33页 |
5.2.1 证券市场发展的挑战 | 第32页 |
5.2.2 外资银行发展的压力 | 第32-33页 |
5.2.3 行业间竞争的加剧 | 第33页 |
5.3 M 银行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模式的条件分析 | 第33-38页 |
5.3.1 现代其他绩效管理方法适用性分析 | 第33-35页 |
5.3.2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| 第35-38页 |
6 M 银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| 第38-44页 |
6.1 M 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原则 | 第38页 |
6.2 M 银行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8-40页 |
6.2.1 财务维度 | 第38-39页 |
6.2.2 客户维度 | 第39页 |
6.2.3 内部运营维度 | 第39页 |
6.2.4 学习发展维度 | 第39-40页 |
6.3 M 银行平衡计分卡的指标权重设计 | 第40-43页 |
6.3.1 指标权重设计方法 | 第40页 |
6.3.2 构建层次模型 | 第40-42页 |
6.3.3 指标权重运算 | 第42-43页 |
6.4 M 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的实施 | 第43-44页 |
7 总结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-50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0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