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特种铁路论文--地下铁路论文

地下铁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·引言第10页
   ·抗震分析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历史上重大震害实例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地铁区间的震害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·地下结构抗减震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地下结构抗震理论研究发展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地下结构的抗减震措施第13-15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第2章 理论计算方法简介第16-19页
   ·反应位移法第16-17页
   ·St John法第17-18页
   ·等代地震荷载法第18-19页
第3章 地铁区间动力有限元理论及FLAC3D软件简介第19-29页
   ·动力有限元分析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·动力平衡方程的建立第20-25页
   ·动力平衡方程的求解第25-27页
   ·FLAC3D有限元软件的简介第27-29页
第4章 地铁车站动力响应模拟及分析第29-83页
   ·地铁车站动力响应数值模拟计算条件第29-32页
     ·计算参数第29-31页
     ·计算模型第31-32页
   ·地铁车站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第32-65页
     ·单层双跨地铁车站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32-39页
     ·单层三跨地铁车站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39-46页
     ·双层双跨地铁车站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46-55页
     ·双层三跨地铁车站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55-64页
     ·小结及补强加固措施第64-65页
   ·结构形式的影响第65-74页
     ·地铁车站单层双跨与双层双跨的比较第65-69页
     ·地铁车站单层三跨与双层三跨的比较第69-73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·跨距的影响第74-82页
     ·地铁车站单层双跨与单层三跨的比较第74-77页
     ·地铁车站双层双跨与双层三跨的比较第77-81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第81-82页
   ·小结第82-83页
第5章 地铁区间隧道动力响应模拟及分析第83-109页
   ·地铁区间隧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计算条件第83-87页
     ·计算参数第83-85页
     ·计算模型第85-87页
   ·地铁区间隧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分析第87-107页
     ·马蹄形地铁区间隧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87-92页
     ·圆形地铁区间隧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92-97页
     ·矩形地铁区间隧道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97-101页
     ·结果比较第101-107页
   ·小结第107-109页
结论与展望第109-111页
 1. 结论第109页
 2. 展望第109-111页
致谢第111-112页
参考文献第112-11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15-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轨打磨形面研究
下一篇:大型铁路客运站旅客换乘方式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