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粮食加工工业论文--谷类制食品论文--面粉制食品论文

DON及其乙酰基衍生物在面包和馒头加工过程中的转化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英文缩略表第14-15页
第一章 引言第15-32页
    1.1 小麦赤霉病及其致病菌的研究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禾谷镰孢菌及真菌毒素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玉米赤霉烯酮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禾谷镰孢菌的产毒条件及影响因素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禾谷镰孢菌毒素的污染、提取、纯化与检测技术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禾谷镰孢菌毒素的污染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毒素的提取与净化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毒素的分析与检测技术第21页
    1.4 真菌毒素的毒性与脱毒研究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真菌毒素的毒性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真菌毒素的脱毒技术第24-26页
    1.5 加工过程对真菌毒素的影响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谷物分类、清理对毒素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磨粉对毒素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酿造对毒素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热加工对毒素的影响第28-30页
    1.6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30-32页
第二章 面包加工过程中DON及其乙酰基衍生物的变化第32-4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设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试验材料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仪器与设备第32页
    2.3 试验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标准溶液的配置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面包样品的制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样品中DON与ADONs的提取与净化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UPLC-MS/MS测定毒素ADONs、DON及其降解产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方法学验证第35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面包加工过程对DON的影响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面包加工过程对ADONs的影响第39-43页
    2.5 本章结论第43-44页
第三章 DON、ADONS在馒头加工过程变化及加工因子的影响第44-6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4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设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材料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仪器与设备第44页
    3.3 试验方法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馒头样品的制备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毒素的提取与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加工过程不同作用因子对毒素ADONs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不同基质对 3-ADON转化特性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面粉经不同热处理后对 3-ADON转化特性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不同氨基酸对 3-ADON转化特性的影响第48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4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馒头加工过程对毒素的影响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加工过程不同作用因子对毒素ADONs的影响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不同基质对 3-ADON的影响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面粉经不同热处理后对 3-ADON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不同氨基酸对 3-ADON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四章 3-ADON去乙酰基作用的机理研究第62-75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设备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验材料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剂与设备第62页
    4.2 试验方法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小麦蛋白质组分的分级提取制备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四类蛋白质提取物对 3-ADON的影响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水溶性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去乙酰基活性组分的收集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SDS-PAGE电泳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LC-MS/MS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四类蛋白质提取物对 3-ADON的影响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水溶性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去乙酰基活性组分的收集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水溶性蛋白SDS-PAGE电泳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LC-MS/MS蛋白质鉴定第69-7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0-75页
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75-77页
    1 主要结论第75页
    2 创新点第75-76页
    3 展望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作者简历第90-91页
已发表论文情况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真菌蛋白激发子MoHrip2诱导水稻抗病性的分子机制
下一篇:配位聚合物内烯烃的[2+2]环加成反应及其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