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四、创新追求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实现的相关内容概说 | 第15-21页 |
1.1 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实现的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1.1 选修课 | 第15-16页 |
1.1.2 选择性实现 | 第16页 |
1.2 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实现的理论依据 | 第16-17页 |
1.2.1 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)》中相关理论 | 第16-17页 |
1.2.2 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(实验)》中相关理论 | 第17页 |
1.3 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实现的必要性 | 第17-21页 |
1.3.1 顺应国际潮流趋势 | 第17-18页 |
1.3.2 迎合素质教育需求 | 第18页 |
1.3.3 确保教师专业发展 | 第18-19页 |
1.3.4 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实现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归因分析 | 第21-33页 |
2.1 调查概况 | 第21-22页 |
2.1.1 调查内容的制定 | 第21页 |
2.1.2 调查对象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2.1.3 调查问卷的发放 | 第22页 |
2.2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2-28页 |
2.2.1 学生问卷的结果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2.2 教师问卷的结果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3 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实现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2.3.1 学习内容过度统一化 | 第28-29页 |
2.3.2 学习方式过度单一化 | 第29页 |
2.3.3 评价方式过度简单化 | 第29-30页 |
2.4 归因分析 | 第30-33页 |
2.4.1 学校方面 | 第30-31页 |
2.4.2 教师方面 | 第31页 |
2.4.3 学生方面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实现的实施策略 | 第33-45页 |
3.1 学习内容应个性化 | 第33-37页 |
3.1.1 依托学案设计留下选择端口 | 第33-36页 |
3.1.2 找寻专业渠道提升专业发展 | 第36-37页 |
3.2 学习方式应多样化 | 第37-41页 |
3.2.1 从以“教”为中心变以“学”为中心 | 第37-40页 |
3.2.2 减少必修课时增加选修课时 | 第40-41页 |
3.3 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| 第41-45页 |
3.3.1 选多种评价方式促学生发展 | 第41-42页 |
3.3.2 明确高考与选修课内在衔接 | 第42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附录A 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实现调查问卷(学生) | 第49-50页 |
附录B 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实现调查问卷(教师)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