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--工业机器人论文

工业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-16页
第二章 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的基础理论第16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6页
    2.2 辨识导论第16-17页
    2.3 辨识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2.4 动力学参数的实验辨识过程第18-19页
    2.5 模型建立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关节柔性模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摩擦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转子惯量第23页
    2.6 辨识模型的参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参数线性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可辨识性和最小参数集第24页
    2.7 实验设计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分开实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优化标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激励轨迹的参数化第26-27页
    2.8 参数估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离线参数估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在线参数更新第28页
    2.9 优化技术第28-29页
    2.10 动力学模型的应用第29-31页
    2.11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关节型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的辨识方法第32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3.2 辨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模型生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附加因素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周期性激励的实验设计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优化方案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参数估计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模型验证第38-39页
    3.3 分步辨识方法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设计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结果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结论第46-47页
    3.4 顺序辨识方法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实验设计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实验结果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结论第50-5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 机器人负载辨识第52-6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负载辨识的动力学模型第52-54页
    4.3 负载辨识方法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于参数估计的补偿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通过测量进行力矩补偿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通过模型进行力矩补偿第55-56页
    4.4 实验设计第56页
    4.5 实验设备第56-57页
    4.6 实验结果第57-59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 基于辨识模型的前馈控制第60-66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0页
    5.2 力矩补偿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逆动力学模型及其简化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控制器结构第63页
    5.3 实验验证第63-6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六章 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第66-81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66页
    6.2 运动学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位置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速度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加速度分析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雅可比矩阵第70-71页
    6.3 逆动力学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腿的惯性力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动平台的惯性力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腿的惯性力矩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动平台的惯性力矩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运动方程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 摩擦模型第74-75页
    6.4 奇异值分解和模型简化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奇异值分解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模型简化第75页
    6.5 参数辨识过程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激励轨迹设计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采集数据的预处理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参数估计方法第76-77页
    6.6 参数辨识仿真与验证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6.1 参数辨识仿真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6.2 结果及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81-83页
    7.1 主要工作与总结第81-82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90页
致谢第90-91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黄海浮游病毒群落的宏基因组学研究
下一篇:我国网络交易的法律规制研究--以B2C交易模式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