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发动机(推进系统)论文--发动机零部件论文

低速轴流涡轮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与流动控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第9-12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直列叶栅内部流动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环形叶栅内部流动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流动控制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7-19页
第2章 实验模型与数值方法第19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页
    2.2 实验介绍第19-21页
    2.3 数值方法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控制方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湍流模型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大涡模拟第27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3章 涡轮内部流动模拟结果分析第32-45页
    3.1 数值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计算域及网格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求解方法及边界条件第32-33页
    3.2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对比第33-35页
    3.3 静叶通道流动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3.4 动静干涉流动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3.5 动叶通道内流动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不同轴向位置流动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不同展向位置流动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叶片表面流动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6 进口湍流度对流动分离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4章 分离流动控制方法比较研究第45-57页
    4.1 被动控制方法效果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来流湍流度为2%的流动控制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来流湍流度为0.5%的被动控制效果第47-48页
    4.2 主动控制方法效果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VGJs加载方式选择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VGJs控制效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4.3 流动控制机理分析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被动控制方法控制机理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主动控制方法控制机理第53-5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7-5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柴油替代燃料碳烟生成机理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
下一篇:GDI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