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水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2.1 水中重金属污染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.2 水中抗生素污染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 水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8-21页 |
1.3.1 重金属检测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3.2 抗生素检测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| 第21-24页 |
1.4.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型 | 第21-22页 |
1.4.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特征 | 第22页 |
1.4.3 微生物燃料电池对重金属的去除研究 | 第22-24页 |
1.4.4 微生物燃料电池对抗生素的去除研究 | 第24页 |
1.5 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6页 |
1.6 课题的研究内容、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| 第26-29页 |
1.6.1 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6页 |
1.6.2 课题的研究目标 | 第26-28页 |
1.6.3 技术路线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9页 |
2.1 实验装置与材料 | 第29-32页 |
2.1.1 反应器构型与安装 | 第29页 |
2.1.2 电极的选取与处理 | 第29-30页 |
2.1.3 菌种的驯化与接种 | 第30-31页 |
2.1.4 待测物质的选择与理化性质 | 第31-32页 |
2.2 实验溶液的配制 | 第32-33页 |
2.2.1 人工废水 | 第32-33页 |
2.2.2 接种液 | 第33页 |
2.2.3 清洗液 | 第33页 |
2.2.4 待测液 | 第33页 |
2.3 实验分析方法 | 第33-39页 |
2.3.1 电化学分析方法 | 第33-35页 |
2.3.2 抑制率计算 | 第35-36页 |
2.3.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| 第36-38页 |
2.3.4 电镜扫描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DMFC反应器的启动与参数优化 | 第39-45页 |
3.1 反应器的启动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2 运行参数优化 | 第40-43页 |
3.2.1 反应器优选 | 第40-41页 |
3.2.2 外接电阻优化 | 第41页 |
3.2.3 循环速率优化 | 第41-42页 |
3.2.4 COD的去除与检测室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DMFC传感器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 | 第45-55页 |
4.1 确定检测时间与反应器清洗 | 第45-46页 |
4.2 重金属检测 | 第46-49页 |
4.2.1 铜离子的检测 | 第46-47页 |
4.2.2 锌离子的检测 | 第47页 |
4.2.3 铬(Ⅵ)离子的检测 | 第47-48页 |
4.2.4 镉离子的检测 | 第48-49页 |
4.3 DMFC-传感器的数据重现性与稳定性 | 第49-50页 |
4.4 重金属离子检测的谱图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5 DMFC-传感器对重金属的去除 | 第51-52页 |
4.6 电镜扫描 | 第52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2-55页 |
第五章 DMFC-传感器对抗生素的检测研究 | 第55-73页 |
5.1 确定检测时间与清洗反应器 | 第55页 |
5.2 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 | 第55-58页 |
5.2.1 磺胺嘧啶的检测 | 第55-56页 |
5.2.2 磺胺甲恶唑的检测 | 第56-58页 |
5.3 恩诺沙星的检测 | 第58页 |
5.4 DMFC-传感器的数据重现性与稳定性 | 第58-59页 |
5.5 抗生素检测交流阻抗谱图分析 | 第59-61页 |
5.6 DMFC-传感器对抗生素的去除与降解产物分析 | 第61-70页 |
5.6.1 磺胺嘧啶的去除与降解产物分析 | 第61-64页 |
5.6.2 磺胺甲恶挫的去除与降解产物分析 | 第64-67页 |
5.6.3 恩诺沙星的去除与降解产物分析 | 第67-70页 |
5.7 电镜扫描 | 第70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70-7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6.1 结论 | 第73页 |
6.2 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5-87页 |
作者与导师简介 | 第87-88页 |
附件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