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(二)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、关于跨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研究 | 第8-9页 |
2、关于郭德纲语言艺术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(三)选题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| 第10-12页 |
一、跨界主持人的出现是媒介创新发展的必然产物 | 第12-20页 |
(一)跨界主持人的主要类型 | 第12-15页 |
1、学科跨界的主持人 | 第12-13页 |
2、业内跨界的主持人 | 第13-14页 |
3、演艺跨界的主持人 | 第14-15页 |
(二)跨界主持人的资源内存 | 第15-17页 |
1、扎实厚重的专业知识储备 | 第15-16页 |
2、多维平台的实践积累 | 第16-17页 |
3、时尚前卫的名号标签 | 第17页 |
(三) 跨界主持人的视域融合 | 第17-20页 |
1、开放思维的协同勾兑 | 第17-18页 |
2、多元文化的交互并存 | 第18-19页 |
3、人际交流的形声同构 | 第19-20页 |
二、跨界主持人郭德纲与主持语言的艺术特征 | 第20-59页 |
(一)成功的跨界 | 第20-22页 |
1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就了郭德纲 | 第20-21页 |
2、宽松娱乐的文化场域催生了郭德纲 | 第21-22页 |
(二)郭德纲主持语言的艺术特征 | 第22-59页 |
1、“黑人”风格 | 第22-31页 |
2、“现挂”技巧 | 第31-51页 |
3、“接地气”的言语调侃 | 第51-57页 |
4、语言机能的联动性 | 第57-59页 |
三、从跨界主持人现象引发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发展的思考 | 第59-66页 |
(一)拓展视野释放自信 | 第59-60页 |
1、涵养文化开放的认同感 | 第59-60页 |
2、实现和谐共存互惠双赢 | 第60页 |
(二)完善选拔用人机制 | 第60-63页 |
1、强化角色意识与专业素质培训 | 第61-62页 |
2、加大考核选拔的力度 | 第62-63页 |
(三)坚守文化引领人才为先 | 第63-66页 |
1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| 第63-64页 |
2、唯才是举面向未来 | 第64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