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四、关键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五、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| 第18-23页 |
第一节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| 第18-20页 |
一、高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二、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| 第20-23页 |
一、学生对生活感受较为匮乏 | 第20-21页 |
二、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 | 第21页 |
三、教师的写作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| 第21页 |
四、教师缺乏系统可操作的写作教学体系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高中语文“以读促写”策略一: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| 第23-33页 |
第一节 阅读获得写作素材 | 第23-28页 |
一、阅读材料的来源 | 第23-24页 |
二、阅读获得写作素材的途径 | 第24-27页 |
三、“以读促写”专题案例研究:素材搜集指导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阅读学习运用素材 | 第28-33页 |
一、以论说性文章为例 | 第28-29页 |
二、以记叙类文章为例 | 第29-30页 |
三、“以读促写”专题案例研究:素材的运用 | 第30-33页 |
第三章 高中语文“以读促写”策略二:阅读启发写作行文 | 第33-61页 |
第一节 阅读中启示结构布局 | 第33-41页 |
一、文学类文体的结构——以散文为例 | 第33-36页 |
二、实用类文体的结构——以议论文为例 | 第36-39页 |
三、“以读促写”专题案例研究:阅读启示结构 | 第39-41页 |
第二节 阅读中提升表达方式 | 第41-53页 |
一、阅读提升叙述的“生动” | 第41-43页 |
二、阅读提升描写的“形象” | 第43-45页 |
三、阅读提升抒情的“动情” | 第45-47页 |
四、阅读提升议论的“深刻” | 第47-48页 |
五、“以读促写”专题案例研究:阅读提升表达能力 | 第48-53页 |
第三节 阅读中优化遣词造句 | 第53-61页 |
一、阅读积累词汇并运用 | 第53-55页 |
二、阅读提升句型表达 | 第55-58页 |
三、“以读促写”专题案例研究:提升你的语言 | 第58-61页 |
第四章 高中语文“以读促写”策略三:阅读完善写作修改 | 第61-69页 |
第一节 写作修改中的读写关系 | 第61-62页 |
一、关于写作修改的理解 | 第61-62页 |
二、写作修改中的读写关系 | 第62页 |
第二节 评价性阅读的开展:以“读”助“改”的具体方式 | 第62-69页 |
一、修改中开展评价性阅读 | 第63-65页 |
二、结合阅读评价,建立修改模型 | 第65-66页 |
三、“以读促写”专题案例研究:以“读”助“改” | 第66-69页 |
第五章 “以读促写”教学策略在高中三年的序列建构 | 第69-74页 |
第一节 “以读促写”教学策略序列建构的原则 | 第69-71页 |
一、指导的循序渐进 | 第69-70页 |
二、策略的螺旋式上升 | 第70-71页 |
第二节 “以读促写”教学策略在高中三年的序列化建构 | 第71-74页 |
一、高一年级的“以读促写” | 第72页 |
二、高二年级的“以读促写” | 第72页 |
三、高三年级的“以读促写” | 第72-74页 |
结语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