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引言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5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2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7-23页 |
2.1 绩效考核理论含义 | 第17-21页 |
2.1.1 绩效考核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2 绩效考核的特点 | 第18页 |
2.1.3 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原则 | 第18-20页 |
2.1.4 绩效考核的作用 | 第20-21页 |
2.2 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.1 目标管理法 | 第21页 |
2.2.2 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 | 第21页 |
2.2.3 平衡计分卡 | 第21-22页 |
2.2.4 360度绩效考核 | 第22页 |
2.3 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内容 | 第22-23页 |
3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3-31页 |
3.1 锦西化机基本情况 | 第23-24页 |
3.1.1 公司简介 | 第23页 |
3.1.2 公司组织架构 | 第23-24页 |
3.2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2.1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的构成 | 第24页 |
3.2.2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考核内容 | 第24-25页 |
3.2.3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考核周期 | 第25页 |
3.2.4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满意度调查 | 第25-26页 |
3.3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| 第26-31页 |
3.3.1 缺少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| 第26-27页 |
3.3.2 中层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参与度较低 | 第27页 |
3.3.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 | 第27-29页 |
3.3.4 绩效考核的方法可操作性不强 | 第29页 |
3.3.5 缺乏过程控制和反馈机制 | 第29-30页 |
3.3.6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程度较低 | 第30-31页 |
4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优化的思路及对策 | 第31-37页 |
4.1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 | 第31-32页 |
4.1.1 构建与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相适应的绩效文化 | 第31页 |
4.1.2 构建与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| 第31-32页 |
4.1.3 构建绩效考核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| 第32页 |
4.1.4 公司高层积极参与和支持 | 第32页 |
4.2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4.2.1 绩效被考核者 | 第32页 |
4.2.2 绩效考核内容 | 第32页 |
4.2.3 绩效考核周期 | 第32-33页 |
4.2.4 绩效考核者 | 第33页 |
4.3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优化的对策 | 第33-37页 |
4.3.1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| 第33-34页 |
4.3.2 提升中层管理者的参与度 | 第34页 |
4.3.3 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思路 | 第34-35页 |
4.3.4 优化绩效考核方法 | 第35页 |
4.3.5 建立完善的过程反馈机制 | 第35-36页 |
4.3.6 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| 第36-37页 |
5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应用及保障措施 | 第37-40页 |
5.1 锦西化机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落实及应用 | 第37-38页 |
5.1.1 绩效考核体系的落实 | 第37页 |
5.1.2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及应用 | 第37-38页 |
5.2 保障性措施 | 第38-40页 |
5.2.1 组织保障 | 第38页 |
5.2.2 企业文化保障 | 第38-39页 |
5.2.3 制度保障 | 第39-4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0-41页 |
6.1 结论 | 第40页 |
6.2 展望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| 第43-4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6-48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