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尔滨市北二环路线控配时方案设计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城市交通控制概述 | 第8-10页 |
1.1.1 道路交通控制的定义 | 第8页 |
1.1.2 道路交通控制的地位和作用 | 第8-9页 |
1.1.3 道路交通控制的历史和发展 | 第9-10页 |
1.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 | 第10-11页 |
1.2.1 信号顺序原则 | 第10页 |
1.2.2 信号控制设施设置的考虑因素 | 第10-11页 |
1.3 我国道路交通控制发展 | 第11页 |
1.4 设计的意义和工作要点 | 第11-12页 |
2 北二环路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12-21页 |
2.1 交通调查 | 第12-14页 |
2.1.1 交通量调查 | 第12-13页 |
2.1.2 车速调查 | 第13-14页 |
2.1.3 起步损失时间 | 第14页 |
2.2 现状分析 | 第14-20页 |
2.2.1 交叉口间距 | 第14-15页 |
2.2.2 交叉口特征 | 第15-17页 |
2.2.3 交叉口流量流向 | 第17-19页 |
2.2.4 车速 | 第19页 |
2.2.5 起步损失时间 | 第19-20页 |
2.2.6 现状问题总结 | 第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3 信号配时理论 | 第21-33页 |
3.1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模型 | 第21-25页 |
3.1.1 单点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| 第21-23页 |
3.1.2 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| 第23-24页 |
3.1.3 区域交通信号系统控制 | 第24-25页 |
3.2 线控基础理论 | 第25-32页 |
3.2.1 线控的前提 | 第25-26页 |
3.2.2 关键线控参数 | 第26-28页 |
3.2.3 其他线控参数 | 第28-30页 |
3.2.4 线控方式 | 第30页 |
3.2.5 信号灯控制的基本方式 | 第30-31页 |
3.2.6 主要流程 | 第31-3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北二环路线控配时方案设计 | 第33-52页 |
4.1 各个交叉口信号配时 | 第33-40页 |
4.1.1 进口道饱和流量 | 第33-36页 |
4.1.2 流量比 | 第36页 |
4.1.3 绿灯间隔时间 | 第36-37页 |
4.1.4 最短绿灯时间 | 第37页 |
4.1.5 信号总损失时间 | 第37-38页 |
4.1.6 周期时长及显示绿灯时间 | 第38-39页 |
4.1.7 有效绿灯时间 | 第39页 |
4.1.8 绿信比 | 第39-40页 |
4.2 线控系统配时 | 第40-50页 |
4.2.1 交叉口各方向的最小绿灯时间 | 第40页 |
4.2.2 系统带速度 | 第40-41页 |
4.2.3 系统配时 | 第41-50页 |
4.3 交通管理对策 | 第50-51页 |
4.3.1 交叉口交通管理 | 第50页 |
4.3.2 干线交通行车管理 | 第50-51页 |
4.3.3 停车管理 | 第51页 |
4.3.4 步行交通管理 | 第5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5 方案仿真与评价 | 第52-56页 |
5.1 VISSIM仿真软件概述 | 第52页 |
5.2 北二环路的线控方案仿真 | 第52-53页 |
5.2.1 基本参数的输入 | 第52-53页 |
5.2.2 运行结果 | 第53页 |
5.3 线控方案评价 | 第53-55页 |
5.3.1 计算平均延误时间理论 | 第53-54页 |
5.3.2 VISSIM仿真延误 | 第54页 |
5.3.3 方案评价 | 第54-5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