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LH电子公司培训与开发体系重建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意义-培训对高科技业长远发展之影响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高科技产业的特性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现代培训与开发的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培训与开发对高科技产业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选题理由-LH 电子公司培训与开发体系的缺陷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员工对培训的反应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LH 公司离职率居高不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跨国成立分公司,主管未做好准备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逻辑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范围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对象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流程第15-16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主管访谈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问卷调查第17-18页
第2章 LH 企业及人力资源体系简介第18-29页
    2.1 LH 企业远景、战略与企业文化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LH 企业远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LH 企业战略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LH 企业文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LH 企业的五大核心价值第20-21页
    2.2 LH 新加坡分公司组织结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组织的功能与运作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LH 新加坡分公司的组织结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LH 新加坡分公司的员工结构第22页
    2.3 LH 新加坡分公司人力资源体系简介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培训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LH 新加坡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简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LH 新加坡分公司的培训体系简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LH 新加坡分公司的培训体系问题第28-29页
第3章 胜任力分析第29-55页
    3.1 胜任力概念与理论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知识员工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胜任力起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胜任力定义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胜任力内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胜任力主要类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胜任力模型之构建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组织胜任力模型之构建流程第33-34页
    3.2 跨国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胜任力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管理的五个功能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管理胜任力的界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高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第35-36页
    3.3 LH 企业管理人员战略胜任力模型构建第36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问卷调查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问卷题目分析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问卷统计结果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访谈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建立 LH 新加坡分公司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第53-55页
第4章 培训与开发体系第55-66页
    4.1 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影响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因素第55-56页
    4.2 培训需求目的第56-57页
    4.3 培训需求分析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传统的培训需求分析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新兴的培训需求分析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培训需求分析的成果-计划培训第57-58页
    4.4 培训需求结果分析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电邮员工问卷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既有培训方针表(样本)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2008年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4.5 管理开发培训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管理开发培训定义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管理开发培训的作用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管理开发培训的基本原则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管理开发培训成功的要素第63页
    4.6 培训有效性评估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培训有效性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目的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战略点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过程第64页
    4.7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步驺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优点第65-66页
第5章 建构LH电子公司培训新体系第66-78页
    5.1 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学习四阶段第66-67页
    5.2 提高培训与开发为企业战略高度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企业战略高度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各级主管支持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对员工的职场生涯有助益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培训体系与绩效考核挂钩第68-70页
    5.3 培训组织重建第70页
    5.4 培训与开发流程第70页
    5.5 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第70页
    5.6 培训与开发课程项目制定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既有之培训课程种类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新增之培训课程种类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当地培训资源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管理人员之培训方式第74页
    5.7 培训与开发成效评估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培训成效评估目的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培训成效评估方式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7.3 360 度多源回馈评鉴实施第75-76页
    5.8 基于胜任力考量的培训与开发体系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8.1 管理胜任力与培训体系的结合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8.2 如何推广到全公司的培训体系重建第76-78页
第6章 结论第78-80页
    6.1 胜任力与培训与开发的关系第78页
    6.2 未来努力的方向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股东资金占用:监管博弈及其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哈尔滨市北二环路线控配时方案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