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23页 |
第一节 云南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背景 | 第7-10页 |
第二节 明代普通话的孕育及云南方音的初步形成 | 第10-14页 |
第三节 《太律》作者——葛中选 | 第14-18页 |
第四节 《太律》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方法 | 第18-23页 |
第二章 《太律》版本考辩 | 第23-29页 |
第三章 《太律》文本解读 | 第29-75页 |
第一节 《太律》创作背景 | 第29-38页 |
第二节 《太律》的内容 | 第38-40页 |
第三节 《太律》的声韵调系统及其专用术语 | 第40-66页 |
一、《太律》中声母的分析范畴 | 第41-48页 |
二、《太律》中韵母的分析范畴 | 第48-60页 |
三、《太律》中声调的分析范畴——“四衡”、五调 | 第60-61页 |
四、三个重要术语——华音(和音)与应声 | 第61-66页 |
第四节 《太律》的韵图介绍(结构) | 第66-75页 |
第四章 《太律》的声母系统研究 | 第75-119页 |
第一节 《太律》声母系统基本面貌 | 第75-98页 |
第二节 《太律》对兰茂《韵略易通》声母系统的继承与发展 | 第98-113页 |
第三节 《太律》声母系统中的方音成分 | 第113-119页 |
第五章 《太律》的韵母系统研究 | 第119-164页 |
第一节 《太律》韵母系统基本面貌 | 第119-137页 |
第二节 《太律》对兰茂《韵略易通》韵母系统的继承与发展 | 第137-159页 |
第三节 《太律》韵母系统中的方音成分 | 第159-164页 |
第六章 《太律》声调分类及特点 | 第164-169页 |
结论 | 第169-170页 |
附录 | 第170-1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8-203页 |
致谢 | 第203-2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