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航空发动机(推进系统)论文--发动机附件系统论文

端壁射流旋涡对高速扩压叶栅端区流动的控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流动分离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流动分离现象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二维流动分离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三维流动分离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扩压叶栅中的流动损失和旋涡结构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流动损失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的旋涡结构第14-15页
    1.4 流动分离控制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流动分离控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内容第17-18页
第2章 数值方法第18-2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8页
    2.2 计算模型和网格的划分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数值计算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湍流模型第19-21页
    2.4 计算结果验证第21-2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射流式旋涡发生器对扩压叶栅性能的影响第24-5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4页
    3.2 设计来流马赫数时射流旋涡对叶栅内流动的影响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吸力面及端壁的极限流线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叶栅内部截面涡量第27-29页
    3.3 设计来流马赫数时射流旋涡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第2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叶片负荷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叶栅静压系数云图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叶栅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系数云图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总压损失系数沿径向分布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出口气流角沿径向分布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出口气流速度沿周向分布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出口截面总参数第41页
    3.4 非设计来流马赫数时射流旋涡的控制效果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大负冲角下射流旋涡的控制效果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正冲角下射流旋涡的控制效果第46-4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4章 来流附面层特性对射流旋涡的影响第50-6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0页
    4.2 方案介绍第50页
    4.3 来流附面层厚度对射流旋涡的影响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叶片吸力面和端壁极限流线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栅内不同截面总压损失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系数沿径向分布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出口气流角沿径向分布第54-55页
    4.4 来流湍流度对射流旋涡的影响第55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叶片吸力面和端壁极限流线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栅内不同截面总压损失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系数沿径向分布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出口气流角沿径向分布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来流附面层特性对总参数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结论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0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燃料分级局部富氧旋流煤粉燃烧器运行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
下一篇:核电站汽水分离器分离特性的数值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