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物理光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8-16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(二) 国内外微课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(三)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(四)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3-14页 |
(五) 研究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二、微课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| 第16-20页 |
(一) 微课 | 第16页 |
(二) 微课与微课程 | 第16-17页 |
(三) 微课与微型课程 | 第17-18页 |
(四) 微课与微视频 | 第18页 |
(五) 微课发展的几个应用阶段 | 第18-20页 |
三、高中物理微课开发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(一)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0页 |
(二) 认知负荷理论 | 第20-21页 |
(三) 关联主义学习观 | 第21页 |
(四) 视听教育理论 | 第21-23页 |
四、高中物理微课的设计分析 | 第23-40页 |
(一) 高中物理微课设计前调查 | 第23-26页 |
(二) 高中物理微课设计的要素分析 | 第26-27页 |
(三) 高中物理微课设计的模式分析 | 第27-40页 |
五、高中光学微课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0-57页 |
(一) 高中光学微课的设计 | 第40-44页 |
(二) 高中光学微课的实现 | 第44-51页 |
(三) 高中光学微课课堂实践评价 | 第51-57页 |
六、结束语 | 第57-58页 |
(一) 研究总结 | 第57页 |
(二) 研究的局限性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录 | 第60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