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30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7页 |
1.2.1 转子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1.2.2 转子系统瞬态响应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2.3 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热弯曲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2.4 转子碰摩故障研究现状 | 第23-27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7-30页 |
第2章 多盘转子系统瞬态动力响应分析 | 第30-63页 |
2.1 概述 | 第30页 |
2.2 基于Riccati变换的整体传递矩阵法 | 第30-39页 |
2.2.1 基于Riccati变换的双转子系统整体传递矩阵 | 第31-35页 |
2.2.2 双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与振动模态 | 第35-37页 |
2.2.3 算例双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与振动模态计算 | 第37-39页 |
2.3 Riccati传递矩阵—直接积分法计算转子系统瞬态响应 | 第39-49页 |
2.3.1 Wilson-θ逐步积分法的引入 | 第40-41页 |
2.3.2 建立盘和轴的瞬态传递矩阵 | 第41-45页 |
2.3.3 建立盘轴单元的瞬态传递矩阵 | 第45-47页 |
2.3.4 初始时刻各结点的初始加速度 | 第47页 |
2.3.5 基于Riccati变换求t+θ△t瞬时各结点的位移 | 第47-49页 |
2.4 算例 | 第49-61页 |
2.4.1 临界转速 | 第50页 |
2.4.2 稳态响应 | 第50-51页 |
2.4.3 加速启动初期瞬态响应分析 | 第51-52页 |
2.4.4 典型节点加速过程中的瞬态响应分析 | 第52-55页 |
2.4.5 加速度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2.4.6 分析不平衡量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2.4.7 阻尼系数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2.5 结论和分析 | 第61-63页 |
第3章 热弯多盘转子瞬态响应及碰摩故障分析 | 第63-88页 |
3.1 稳态温度场下热弯多盘转子瞬态响应 | 第63-77页 |
3.1.1 概述 | 第63页 |
3.1.2 稳态温度场下的Riccati传递矩阵 | 第63-69页 |
3.1.3 基于Riccati变换求稳态温度场下t+θ△t瞬时各结点的位移 | 第69-70页 |
3.1.4 算例 | 第70-77页 |
3.1.5 本节小结 | 第77页 |
3.2 采用瞬态传递矩阵法分析复杂转子系统热碰摩故障 | 第77-87页 |
3.2.1 转、定子碰摩的力学模型 | 第78-79页 |
3.2.2 发生碰摩时结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| 第79-82页 |
3.2.3 热碰摩单元传递矩阵 | 第82-84页 |
3.2.4 算例 | 第84-87页 |
3.3 结论 | 第87-88页 |
第4章 双盘悬臂连续体转子-轴承-机匣耦合系统碰摩故障分析 | 第88-109页 |
4.1 引言 | 第88页 |
4.2 双盘悬臂转子-轴承-机匣耦合系统模型 | 第88-93页 |
4.2.1 动力学模型示意图 | 第88-89页 |
4.2.2 模型振动微分方程 | 第89-93页 |
4.3 碰摩力模型 | 第93-94页 |
4.4 非线性振动的分析方法 | 第94-96页 |
4.4.1 经典Runge-Kutta方法 | 第95-96页 |
4.4.2 变步长Runge-Kutta方法 | 第96页 |
4.5 分岔和混沌的基本概念 | 第96-99页 |
4.5.1 分岔的基本概念 | 第96-97页 |
4.5.2 混沌的基本概念 | 第97页 |
4.5.3 通向混沌的道路 | 第97-98页 |
4.5.4 分析混沌的方法 | 第98-99页 |
4.6 双盘悬臂连续体转子-轴承-机匣耦合系统碰摩故障动力响应分析 | 第99-107页 |
4.6.1 转子前六阶振型图 | 第100页 |
4.6.2 以转动角频率为参数的转子分岔与混沌运动分析 | 第100-104页 |
4.6.3 以偏心量为参数的转子分岔与混沌运动分析 | 第104-107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第5章 连续体双转子-机匣耦合系统碰摩故障分析 | 第109-123页 |
5.1 引言 | 第109页 |
5.2 建立连续体双转子-机匣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 | 第109-115页 |
5.2.1 双转子-机匣耦合系统模型示意图 | 第109-110页 |
5.2.2 模型振动微分方程 | 第110-115页 |
5.3 算例 | 第115-121页 |
5.3.1 振型图 | 第115-116页 |
5.3.2 稳态响应 | 第116-117页 |
5.3.3 碰摩故障分析 | 第117-120页 |
5.3.4 以中介轴承刚度为参数的转子分岔与混沌运动分析 | 第120-12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21-123页 |
第6章 三维实体单元转子系统热振动特性分析 | 第123-154页 |
6.1 引言 | 第123页 |
6.2 航空发动机三维实体有限元的前、后处理 | 第123-132页 |
6.2.1 利用AutoCAD环境建立有限元前、后处理的接口 | 第124-125页 |
6.2.2 转子有限元网格前处理 | 第125-129页 |
6.2.3 转子三维实体有限元后处理方法—局域扫描法绘制等应力线 | 第129-131页 |
6.2.4 算例 | 第131-132页 |
6.3 稳态温度场对三维实体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| 第132-138页 |
6.3.1 三维温度场热传导方程 | 第132-135页 |
6.3.2 三维实体转子系统热-结构耦合模型的建立 | 第135-138页 |
6.4 算例-三维实体转子系统热振动特性分析 | 第138-152页 |
6.4.1 常温下的模态分析 | 第139-140页 |
6.4.2 支承刚度对高压转子固有频率的影响 | 第140-141页 |
6.4.3 线性温度分布对高压转子固有频率的影响 | 第141-145页 |
6.4.4 稳态不平衡响应 | 第145-148页 |
6.4.5 不平衡量和热弯曲耦合响应 | 第148-152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52-154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54-158页 |
7.1 结论 | 第154-155页 |
7.2 展望 | 第155-1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8-170页 |
致谢 | 第170-17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71-17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| 第1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