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3 文献评论 | 第16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流程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的方法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的流程 | 第17-18页 |
1.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0-24页 |
2.1 质量管理发展概况 | 第20-22页 |
2.1.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 | 第20页 |
2.1.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| 第20-21页 |
2.1.3 质量管理原则与全面质量管理 | 第21-22页 |
2.2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概况 | 第22-24页 |
2.2.1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概念 | 第22-23页 |
2.2.2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| 第23页 |
2.2.3 ISO/IEC 17025 标准简介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N 公司所处的行业分析 | 第24-30页 |
3.1 N 公司情况简介 | 第24-25页 |
3.1.1 N 公司基本情况 | 第24页 |
3.1.2 公司主要产品服务及市场 | 第24-25页 |
3.2 公司所处行业整体概况 | 第25-27页 |
3.2.1 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| 第25-26页 |
3.2.2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 | 第26-27页 |
3.3 公司竞争对手概况 | 第27-30页 |
3.3.1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 | 第27页 |
3.3.2 公司在竞争中的地位 | 第27-30页 |
第4章 N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 | 第30-43页 |
4.1 N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概况 | 第30-36页 |
4.1.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相关流程和标准 | 第30-32页 |
4.1.2 N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| 第32-35页 |
4.1.3 N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| 第35-36页 |
4.2 N 公司质量体系的评价 | 第36-37页 |
4.2.1 质量体系的内外部审核 | 第36-37页 |
4.2.2 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 | 第37页 |
4.3 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7-43页 |
4.3.1 组织及人员问题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3.2 体系管理问题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3.3 其他管理问题分析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N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对策 | 第43-62页 |
5.1 强化组织人员作用、全面提升组织效能 | 第43-49页 |
5.1.1 优化组织架构、相关流程及职责 | 第43-47页 |
5.1.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| 第47-49页 |
5.1.3 提高人员质量意识 | 第49页 |
5.2 加强质量总体策划,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| 第49-56页 |
5.2.1 加强质量管理总体策划,拓展质量改进途径 | 第50-52页 |
5.2.2 优化文件体系,与实验室实际运作完美融合 | 第52-53页 |
5.2.3 合理布局质量监控点,构建质量改进体系 | 第53-56页 |
5.3 突出产品开发管理、规范仪器设备等管理 | 第56-62页 |
5.3.1 加强产品开发管理 | 第57-58页 |
5.3.2 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| 第58-59页 |
5.3.3 规范实验室现场、样品等管理 | 第59-62页 |
第6章 质量改进对策实施及效果验证 | 第62-72页 |
6.1 改进活动实施计划 | 第62-65页 |
6.1.1 改进活动实施的组织保障 | 第62-63页 |
6.1.2 活动实施的制度保障 | 第63-64页 |
6.1.3 对策实施的步骤 | 第64-65页 |
6.2 改进对策效果验证 | 第65-72页 |
6.2.1 组织效能改善方面 | 第66-67页 |
6.2.2 质量管理体系效果验证 | 第67-69页 |
6.2.3 其他改进项目进展 | 第69-72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