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注释表 | 第13-14页 |
缩略词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0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2.1 低空风切变模型建立的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2.2 客机自动飞行控制律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2.3 低空风切变下客机告警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3 本文的工作与章节安排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低空风切变下大型客机的飞行动力学建模 | 第20-36页 |
2.1 基本假设和坐标系定义 | 第20-22页 |
2.2 低空风切变模型建立 | 第22-26页 |
2.2.1 涡环原理模型的速度场计算 | 第22-23页 |
2.2.2 涡环中心轴的诱导速度计算 | 第23页 |
2.2.3 涡核内的诱导速度计算 | 第23-24页 |
2.2.4 低空风切变场模拟仿真 | 第24-26页 |
2.3 风切变下客机的飞行动力学建模 | 第26-30页 |
2.3.1 客机的运动学方程 | 第26-27页 |
2.3.2 风切变下客机的气动力和力矩模型 | 第27-29页 |
2.3.3 客机的发动机与舵机模型 | 第29-30页 |
2.4 客机着陆阶段的自然特性分析 | 第30-35页 |
2.4.1 客机的配平与线性化 | 第30-31页 |
2.4.2 客机的稳定性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4.3 客机的操纵性分析 | 第33-3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大型客机自动着陆控制律的研究与设计 | 第36-61页 |
3.1 控制律设计的性能指标要求 | 第36-37页 |
3.2 基于PID的客机自动着陆控制律设计与仿真 | 第37-49页 |
3.2.1 控制方案与控制结构框架的确定 | 第37-38页 |
3.2.2 纵向控制律设计与仿真 | 第38-45页 |
3.2.3 横侧向控制律设计与仿真 | 第45-49页 |
3.3 风切变下基于PID控制的客机自动着陆仿真与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4 基于动态逆的客机自动着陆控制律设计与仿真 | 第50-58页 |
3.4.1 控制方案与控制结构框架的确定 | 第50-51页 |
3.4.2 姿态回路的动态逆控制律设计与仿真 | 第51-54页 |
3.4.3 空速回路的动态逆控制律设计与仿真 | 第54页 |
3.4.4 制导回路的动态逆制导律设计与仿真 | 第54-57页 |
3.4.5 抗模型摄动的PI补偿回路设计与仿真 | 第57-58页 |
3.5 风切变下基于动态逆控制的客机自动着陆仿真与分析 | 第58-6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基于性能指标的风切变报警曲线设计方法 | 第61-71页 |
4.1 基于性能指标的报警阈值设计方法 | 第61-62页 |
4.2 风切变下客机安全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62-64页 |
4.3 客机在低空风切变下的报警曲线研究与确定 | 第64-70页 |
4.3.1 客机在低空风切变下的不确定因素 | 第64-67页 |
4.3.2 基于蒙特卡洛实验的告警阈值确定 | 第67-68页 |
4.3.3 低空风切变下客机报警曲线的确定 | 第68-7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低空风切变下客机自动着陆的视景仿真 | 第71-85页 |
5.1 基于FlightGear的三维视景仿真程序设计 | 第71-75页 |
5.1.1 Flight Gear层次结构与组成模块 | 第71-72页 |
5.1.2 三维视景仿真的工作流程 | 第72-73页 |
5.1.3 Flight Gear与Matlab的接口实现 | 第73-75页 |
5.2 风切变告警仿真系统虚拟仪表的设计 | 第75-80页 |
5.2.1 虚拟仪表的开发环境 | 第75-77页 |
5.2.2 虚拟仪表的界面设计 | 第77-79页 |
5.2.3 Flight Gear与虚拟仪表的接口实现 | 第79-80页 |
5.3 客机自动着陆仿真实现与结果展示 | 第80-8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6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85-86页 |
6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