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进气格栅流固耦合分析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引言 | 第7-8页 |
1.2 智能格栅介绍 | 第8页 |
1.3 汽车格栅流固耦合的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9-11页 |
2 流固耦合理论基础 | 第11-18页 |
2.1 基本控制方程 | 第11-12页 |
2.1.1 质量守恒方程(连续性方程) | 第11页 |
2.1.2 动量方程 | 第11-12页 |
2.1.3 能量方程 | 第12页 |
2.1.4 控制方程 | 第12页 |
2.2 湍流模型 | 第12-15页 |
2.2.1 标准k-ε 模型 | 第13-14页 |
2.2.2 RNG k-ε 模型 | 第14页 |
2.2.3 Realizable k-ε 模型 | 第14-15页 |
2.3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| 第15-16页 |
2.3.1 流固耦合问题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2.3.2 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| 第16页 |
2.3.3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的控制方程 | 第16页 |
2.4 流固耦合分析流程 | 第16-1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3 汽车格栅的气动特性分析 | 第18-37页 |
3.1 汽车格栅的流场分析模型 | 第18-19页 |
3.2 数值计算方法 | 第19-21页 |
3.3 流场的数值模拟设定 | 第21-23页 |
3.3.1 计算模型的选定 | 第21-22页 |
3.3.2 边界条件 | 第22-23页 |
3.4 气动特性数值计算 | 第23-36页 |
3.4.1 速度分布 | 第24-31页 |
3.4.2 压力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4.3 通风量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4 汽车格栅的结构特性分析 | 第37-47页 |
4.1 格栅结构分析模型建立 | 第37页 |
4.2 格栅模态分析 | 第37-41页 |
4.2.1 模态分析理论 | 第37-38页 |
4.2.2 模态分析结果 | 第38-41页 |
4.3 格栅叶片形变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5 汽车格栅流固耦合分析 | 第47-53页 |
5.1 汽车格栅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| 第47-49页 |
5.2 汽车格栅流固耦合分析 | 第49-5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53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