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诞处境下的孤独--卡夫卡与加缪叙事作品中的孤独主题比较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7-11页 |
一、何谓“孤独” | 第11-16页 |
(一) “孤独”概念界定 | 第11-14页 |
1. 形而下的“孤独” | 第11-12页 |
2. 哲学意义的“孤独” | 第12-13页 |
3. 本文所论述的"孤独" | 第13-14页 |
(二) “孤独”与“荒诞”的关系辨析 | 第14-16页 |
二、孤独的境遇 | 第16-26页 |
(一) 创作者的孤独 | 第16-19页 |
1. 疾病造成的折磨 | 第16-17页 |
2. 亲情方面的缺失 | 第17页 |
3. 民族身份的尴尬 | 第17-18页 |
4. 创作本能的驱动 | 第18-19页 |
(二) “孤独”主题的文本表现 | 第19-26页 |
1 卡夫卡:孤独主题的寓言性表现 | 第19-23页 |
2. 加缪:孤独主题的现实性表达 | 第23-26页 |
三、面对孤独 | 第26-35页 |
(一) 迥异的孤独态度 | 第26-31页 |
1. 卡夫卡:孤独可耻 | 第26-28页 |
2. 加缪:孤独可敬却不可行 | 第28-31页 |
(二) 殊途的应对方式 | 第31-35页 |
1. 卡夫卡:个人反抗与内在神性的接纳 | 第31-33页 |
2. 加缪:团结互助到重归于爱 | 第33-35页 |
四、差异性溯源 | 第35-39页 |
(一) 生活态度:出世与入世 | 第35-36页 |
(二) 写作目的:为“自我”与为人生 | 第36-37页 |
(三) 先哲取向:释己与立人 | 第37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44页 |